以遼東各地大小城池的各處公示欄為起點,由白度所公佈的三條政令開始了向外傳播。
有關於這三條新政的訊息很快傳入了一個個集鎮、村落。
在東漢這個時期,農田是普通百姓的安生立命之本。
讀書、練武以及當官這些則都是有錢人家和大戶人家的特權。
但是現在,遼東王把這些全部都給了他們!
這三條新政改變了整個遼東各地的所有百姓全部改變了之前對白度的看法。
一時之間,大量的平民百姓帶著自己的孩子離開了居住的村落、集鎮,向著最近的城市趕了過去。
大量拖家帶口的百姓匯聚在各城衙門之外,將每一座衙門都擠了個水洩不通。
他們都是聽說了新政之後,為了得到田地和把孩子送入育才院而過來的,但各城衙門之中的官吏人數終究是太少。
各城衙門的官吏每天都在不停地對來到衙門的百姓進行登記,為他們分發田地、安排育才院的入院通知,每天都有百姓心滿意足的離開。
但簇擁在衙門之外的百姓數量卻還是越來越多,甚至嚴重的影響到了各城池的正常秩序。
究其原因,是因為各地官吏數量太少,識字且會寫字的人不多的原因。
所以白度讓各地衙門釋出了一則招募令,臨時招募大量玩家協助這些官吏進行登記工作。
在金錢與士卒招募名額的誘惑之下,大量的玩家響應了各地衙門的招募,加入到衙門之中協助登記工作的正常進行。
有各地衙門的官吏和大量響應招募的玩家在,對整個遼東範圍進行的登記工作很快就結束了。
登記結束之後,就是政令的正式實施!
為了保證政令的正常實施,白度甚至動用了軍隊。
一隊隊士卒互送著一名名衙門官吏來到各個村落、集鎮。
一張張所有權歸白度,使用權歸百姓的新田契被髮送到每一個百姓手中。
一輛輛馬車搭載著遼東各地村落、集鎮的孩童返回到各地城池。
……
遼東新政公佈的二十天後,各地的育才院建造工作順利完成。
被各地官吏從一個個集鎮、村落接來的孩童正式進入育才院之中,住進為他們修建的學童宿舍。
育才院建造完工的第二天,各座城市之中的百姓也將他們的孩子一起送到了育才院中。
育才院完工的第三天,白度將那些臨時招募的玩家全部派去了育才院,協助育才院的教書先生來對所有入學的孩童進行教室分配與教師分配。
隨後,白度又派人與這些玩家進行了交流,邀請他們成為育才院的教師。
絕大多數玩家都對白度的邀請表示了拒絕。
拒絕的玩家有接受的玩家自然也有。
部分玩家接受了白度的邀請,正式加入到白度的勢力之中,成為育才院的教師。
育才院完工的第五天,大量被特意印刷為繁體字的啟蒙書本和紙張、筆墨在一輛輛軍用卡車的運輸之下來到各城的育才院之中。
育才院完工的第十天,白度將各個村落的代表邀請到了各地的育才院之中。
在這些代表的見證之下,各地的育才苑舉行了第一屆授學儀式。
授學儀式結束之後,育才院正式開始對所有孩童的啟蒙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