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今世界各隊,日本軍隊的夜戰能力和水平無疑是最一流的。
而一直把日本當成頭號假想敵的東華帝國,對於夜戰和夜襲戰術的研究投入絕對稱得上是不遺餘力的。
技術主導一切,歷來都是東華帝國皇家海陸空三軍部隊的主要建軍思想。
因此,先進的夜視裝置早就成了東華帝國三軍部隊的制式裝備。這也使得黑夜在東華帝國三軍部隊眼中變成了白晝。最新最快更新而且這種白晝是技術更為先進一方的單方白晝。
不用說熱成像儀和紅外線探測儀這種尖端裝置了,就單單是微光夜視儀,現在連德國也都還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
此次對英作戰,程功基於戰術層面的考慮,專門給德國的空降部隊、偵察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等少數精英部隊提供了一批單兵夜視裝備。另外還把熱成像儀和紅外線探測儀為德隊的裝甲戰車和陸空航空兵隊配製到了基層。陸軍作戰部隊則只是裝備到了連排級。不過,同樣的裝備在東華帝國所有作戰部隊則是裝備到了班級作戰組。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費閱讀
可以說,這場戰爭的夜幕對於東德聯軍來說是典型的戰場單向透明。
西方列強軍隊歷來都是偏向於追求火力和技術上的優勢。現在這種優勢卻成了東華帝國的最大特徵。而且對世界戰爭史影響最為深遠的《孫子兵法》是誕生在華夏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面對戰爭,華人更為講究“謀略”二字。
西方社會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就片面的追求技術性,所以在戰爭的實踐中也深受影響。火力成了戰爭勝利的唯一檢驗標準。乃至到了19世界末期那種古老的方陣式對決還存在於戰場之上。
不斷發展的滑膛炮、線膛炮、火繩槍、來復槍、前裝槍、後膛槍一次次的都是技術上的改進在改變著火力。而火力的強大又在決定戰爭的發展變化。
而東方卻是發展著自己的軍事謀略。只是在十九世界中期東西方的對決之後,腐配無能的清帝國的戰敗使得西方的“火力制勝論”取代了東方一直以來講究的“謀略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脫亞入歐的日本人率先拋棄了“謀略”走上了火力制勝的道路。
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使得狂熱的喪失了自我的日本人迷失了方向。歷史上,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人被更為講求火力制勝論的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打得滿地找牙的時候,一直永遠在講究“謀略論”的華夏人卻透過朝鮮戰爭再一次讓東方的“謀略”戰勝了西方的“火力制勝論”。
而今,用“謀略論”和“火力制勝論”兩種思想武裝起來的東華帝國,不僅在“謀略”方面遠勝西方國家,而且在“火力制勝”層面更是把西方國家甩開至少三條街。
不得不說,這是一場典型的不對 該站採集不完全,請百度搜尋'二!!五!!零!書!!院',如您已在二!!五!!零!書!!院!,請關閉瀏覽器廣告攔截外掛,即可顯示全部章節內容!
喜歡國之重器請大家收藏:()國之重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