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現在終於明白程功為什麼要跟斯大林搞出那個天堂島合作組織。
顯然,以蘇聯擁有的遼闊疆域形成的戰略縱深,加上蘇聯的人口、工業基礎和豐富的工業資源,對付蘇聯不能完全採用軍事手段。用經濟手段和政治謀略才是上上之策。
從東華皇家海軍與蘇聯紅海軍在阿拉伯海發生的那起軍事衝突,驚得斯大林馬上親自飛往內羅畢向程功當面解釋這件事來看,程功謀算蘇聯的方法,顯然要比德國對蘇聯發動戰爭入侵要高明得多。
對付共產主義,只能是兩分軍事八分政治。
程功當初提出來的這個策略雖然現在還不能判定是否完全正確,最起碼,東華帝國在蘇聯的遠東地區已經成功地用經濟手段敲開了蘇聯對外一直緊鎖的國門。
南半球歸東華帝國,北半球則由德國和蘇聯共享,但非洲除外。
這是希特勒、程功和斯大林在新月島會議期間達成的秘密協定。
至於美洲的利益,大家各憑本事各憑手腕。畢竟日本和美國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由於非洲現在已經被劃定為東華帝國的勢力範圍。因此希特勒對德屬南非的重要性看得格外重。
顯然,程功是個懂得掌握分寸的睿智之人。他知道德國主動放棄了北非後絕對不會再放棄南非。
德屬南非是德國從英國人和法國人手裡搶過來的。這塊地盤也是非洲最富足的地盤。無論是誰,想從德國手裡奪走這塊德國當前在海外的唯一一塊殖民地,希特勒都會傾德意志舉國之力與之一戰。
德國將來若想謀劃南美的利益,德屬南非無疑將是最適合的跳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希特勒才會默許隆美爾這位南非總督在南非漸漸變成了聽調不聽宣的“土皇帝”。
英國海軍的存在,使得德國與德屬南非之間橫了一道比英吉利海峽還要更為頭痛的遠洋鎖鏈。不過在東華帝國取代了英國在地中海的控制地位後,這道鎖鏈已經變得無關緊要。
修築一條環非洲高速鐵路,連線北非、西非、南非和東非,使之成為一個資源共亨的經濟共同體,德國、德屬南非、非盟和東華帝國已經就此達成共識。
一個覆蓋整個非洲沿海和內陸地區的龐大鐵路網和公路網大計劃,將在未來十五年之內用分點分段的並行工程施工方式陸續通車竣工直到最終全線連網。
儘管非盟屬於東華帝國的勢力範圍,但非洲的礦產資源不僅僅對德國和德資企業完全開放。對全世界所有商業企業同樣敞開懷抱熱烈歡迎。
門戶開放一直以來是程功秉承的治國理念。對此,希特勒有時候很不理解。
難道說程功這傢伙有信心讓東華帝國的工業產品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永遠都保持物美價廉的高價效比競爭優勢?
隨著東華帝國在全球的擴張步伐越邁越大,希特勒越來越確信與東華帝國只能為友不能為敵這個不爭事實。
或許,讓日本與東華帝國爆發全面戰爭,才是最符合德國在全球利益的戰略方向。
希特勒其實一向都看不起日本人。但日本登陸北美大陸橫掃美加聯軍的戰績,讓希特勒不得不對日本帝國另眼相看。
美國有多強大,德國人最有發言權。因為德國之所以能在一戰戰敗後再度重新在歐洲崛起,很大程度離不開美國財團在德國的大舉投資。
喜歡國之重器請大家收藏:()國之重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