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位衣索比亞皇帝如此配合聽話,程功當然得給予對方應有的尊重。怎麼說,這位海爾·塞拉西一世也堂堂一國之君。
一頓豐盛但不奢侈的晚宴,讓兩位皇帝吃得既輕鬆又愉快。
在飯桌上拉完家常後,程功漸漸將話題引到了非盟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建設方面。
社會運作機制規範化,是非盟十九個成員國當前執行實施的新政的重要內容和目標之一。
讓非盟新政從一開始就走向正規化、法制化和秩序化,意味著非盟的經濟體制從起點就是朝著國際化邁進。
向法制化推進,則是非盟規範化改革的主要內容。
非盟推行的是帶有東華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從而確保了非盟的法制化建設從此推向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法制建設也進入非洲有史以來最繁榮的黃金時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以說,以憲法為中心,具有非盟特色的法律體系框架已經基本成型。
消除特權和特權階層,是程功給塔法裡·馬康南提出的一個無可商量的硬指標。
求富,已成為非盟的新時代精神,成為非盟持續發展的總方向和中心目標,併成為激勵和推動非洲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
如何帶領非盟治下的非洲各族人民發家致富奔小康,是非盟所有各級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標準的重要內容之一。
非盟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在農村。非盟立法規定,農村小康標準是人均收入達成5000非元,摺合1000亞元。按此標準,五年之內,非盟所屬十九個成員國都必須達標,否則,將對非盟本屆領導層落實問責制度。
在程功的印象中,農村實現小康水平,一般都有幾個帶有普遍性的特徵。
其一是城市輻射,以城市帶動農村,藉助城市市場啟動農村經濟;
第二個特徵是無工不富,鄉鎮企業開闢致富道路;
第三個特徵是工農並舉,以工補農;
第四個特徵是交通便利,富連著“路”。
從這次對非盟十九國實地走訪調查匯總的情況來看,西非幾內亞灣、北非沿地中海和紅海,以及東非沿印度洋地區,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優勢,有望在五年後實現基本目標。內陸中部地區,有望在進入五十年代後實現小康目標。
可以說,非盟此舉,相當於是集非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自然資源來發展建設非盟的工業基礎和民生經濟。利比亞和幾內亞灣的石油資源,無疑將成為推動非盟工業和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力催化劑。
(未完待續。)
喜歡國之重器請大家收藏:()國之重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