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最終沒有來肯亞內羅畢會晤,程功當然樂得正好不用沾小鬍子的晦氣。
在得知道希特勒把德國國防軍在北非戰場失利這個大黑鍋讓隆美爾背了這個訊息後,程功當即決定要拯救隆美爾這隻有著“沙漠之狐”美稱的軍事家和戰術專家。
德國情報部門能刺探到了東華中情局制定的那個代號“國王”的絕密行動計劃,自然也是程大皇帝有意安排的“反間計”中的一部分。
與其讓隆美爾這樣的優秀人才跟著小鬍子殉葬,還不如把隆美爾爭取過來,讓他帶著一幫德軍將領在南非另起爐灶,進而加速非盟統一非洲的戰略腳步。
從長遠戰略規劃出發,把南非變成非洲的“以色列”,這對促進非洲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是有益的。
日本登陸加拿大後,很快就佔領了加拿大半壁江山。這無形中讓程功看到了讓日本成為北美大陸的“以色列”的可能。
將來再算上真正的以色列在耶路撒冷這個猶太人的聖地復國建國,全世界有三個“以色列”拉仇恨值,這對東華帝國未來的全球戰略有百利而無一害。
基於這種考慮,程功交待卡納里斯,要這位東華中情局局長親自出面去做隆美爾的工作,先讓隆美爾在南非過把國王癮。
如果程功知道隆美爾現在已經萌生了要刺殺希特勒的想法,估計程功肯定會非常的開心。
畢竟以隆美爾對德意志的忠誠,如果不是實在被逼無奈,他是肯定不會背叛德國,在海外獨立建國。
雖然說非盟的工作計劃進展得非常順利,但程功對此並沒有掉以輕心。
程功可以肯定,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絕對不會甘心就此退出非洲,把他們在非洲數百年的利益拱手相讓。正面上他們不敢跟東華帝國叫板,但暗地裡玩陰招使絆子,這些國家的情報機構肯定會經常幹。
這林子大了,肯定是什麼鳥都有。
在非洲各國,甘心充當歐洲人走狗的非奸,大有人在。
畢竟歐洲人在非洲殖民了數百年,這些歐洲殖民家族勢力和組織要說沒有培養出一大批非洲黑人當心腹死士,那是絕對沒人信的。
這不,阿爾及利亞有不少當地人對非盟要把他們的“法國爸爸”從阿爾及利亞趕走,那是堅決的反對。為此不惜拿起武器跟非洲人民解放軍進行武裝對抗。
對於把阿爾及利亞當成反攻歐洲復國大本營的自由法國政府,程功是相當的膩味。
戴高樂想扯著同盟國的虎皮來阻止非盟統一北非和西非的軍事行動,程功是絕對不會容許。
西班牙內戰結束,由弗朗希斯科·弗朗哥領導的國民軍取得勝利建立起弗朗哥獨裁政權後,德國和義大利一直在爭取讓西班牙加同軸心國陣營。只不過,親美的弗朗哥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拋來的橄欖枝,態度相當的曖·昧。
戴高樂在倫敦建立起自由法國政府後,一邊積極地四處奔走為法國民族委員會和武裝力量爭取國際援助,一邊與西班牙王室和弗朗哥當局加強聯絡。
當東華帝國在非洲登陸,義大利丟失了其在非洲的全部殖民地這個訊息傳來後,西班牙王室和弗朗哥當局基本上確立了不加入軸心國參戰的政治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