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輝向德國和日本出售的“基林”級驅逐艦,一直是英國和美國渴望瞭解和得到的一款先進新型驅逐艦。
從英國和美國情報組織掌握的有限情報內容顯示,“基林”級驅逐艦上配置有一種當前最先進的對海、對空和火控雷達系統。兩國的特工間諜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也沒能從德國和日本得到這種雷達的具體資料。
由於東輝對外聲稱“基林”級驅逐艦、xxi型潛艇、“大和”級航母、f4u戰鬥機、ad1攻擊機都是原pan組織和德國、日本科學家共同研製出來的,三方簽署有保密協議,不得向任何第四方透露半個字。因此,從始至終這些尖端軍事技術對其它國家都屬於非賣品,自然也不在全球技術專利自由交易目錄之列。
以英美為首的同盟國陣營當然不甘心在軍事技術領域被德國和日本強壓一頭,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把主意落在東輝身上。
發生在阿拉弗拉海的這起澳大利亞軍艦衝撞東輝漁船事件,其實是由英國海軍和情報部門精心策劃的一次針對東輝海軍太平洋艦隊第二艦隊的一個圈套。
按照英方的計劃,這次不僅能俘獲最少一艘完整的“基林”級驅逐艦,如果運氣好的話,還有可能俘獲一艘東輝海軍的xxi型潛艇。
事實上,如果不是程功已經下決心引爆“新幾內亞島火藥桶”,英國海軍援澳混編艦隊今天設下的這個圈套,還真有幾分成功的可能。
“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的艦載雷達,原本一直都有顯示東輝海軍163艦“南華號”、165艦“深鵬號”以及澳大利亞海軍“達爾文號”驅逐艦的位置訊號。在“達爾文號”失聯七分鐘後,一直緊盯著雷達螢幕的那名通訊兵忽然大聲喊道:
“報告艦長,達爾文號的訊號消失了!”
卡希爾准將陰著臉沉聲叱道:“慌什麼!現在距離東輝海軍那兩艘驅逐艦還有多遠?”
“四十七海里!目標航速不超過24節,航向偏東北。”
“報告艦長,東北方空域發現大規模機群!距離我艦隻有九十公里!”
“拉響防空警報!”卡希爾准將當即立斷:“準備戰鬥!”
刺耳的警報聲在“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上空響起,艦上所有防空炮炮位官兵在不到一分鐘之內全員就位,充分顯示出英國皇家海軍官兵的高度戰術素養。
通訊官根本不用卡希爾准將吩咐,第一時間向後方艦隊發出東輝空軍大機群出動的預警電報。
這個時候,卡希爾准將終於意識到,戰爭已經無可避免!
東輝空軍不經任何警告擊落“反擊號”升空的偵察機在先,緊接著又將“達爾文號”擊沉,種種跡象表明,東輝政府在決定向那三艘東輝漁船實施救援行動的同時,已經給東輝海軍和空軍下達了戰爭指令。
明明是皇家海軍和軍情五處設計的這次事件,怎麼突然變成了皇家海軍援澳艦隊一頭栽進了東輝預設的陷阱?
每每想到這一點,卡希爾准將感覺像是吞了一百隻蒼蠅那般噁心、難受。
東輝憑什麼敢率先挑起戰火?他們真以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會為了東輝而跟英法澳海軍聯合艦隊拼個你死我活?
根據軍情五處掌握的確切情報,東輝海軍在新幾內亞島只駐紮了一個近海防禦艦隊,即算加上那艘國王級戰列艦,也沒可能突破澳大利亞皇家海軍針對新幾內亞島設定的層層海上封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