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百川道:“所以,你很失望?”
文子隱猛地抬頭,聲音顫抖著:“那些,都是真的?”
徐百川道:“無所謂真假,為師從未隱瞞過自己的想法,只是以往,你不知情而已。”
文子隱問道:“為什麼?”
徐百川道:“你熟讀我儒家經典,應該知曉,我儒家在人界是怎樣的地位。”
文子隱不懂,這和您的野心有什麼關係?
徐百川道:“當年人皇陛下崛起時,始終有一人相伴,輔佐人皇陛下成就大業。”
文子隱當然知道,輔佐人皇陛下的此人,就是儒家的至聖先師。
至聖先師輔佐人皇陛下成就大業,帶領人界走出黑暗時代後,就建立儒家,濟世天下,為人界的興盛,立下汗馬功勞。
有感於此,儒家在人界有著極其之高的地位。
此後無數年來,儒家也秉承著至聖先師的理念,以大無畏、大毅力、大仁願之心,輔佐著人界一代又一代的王者治理天下。
直至人界再一次步入黑暗時,儒家門人紛紛由儒而入武,演繹出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在人界的歷史上,儒家,永遠都是無法繞開的存在。
這樣的儒家,當得起任何人的尊重。
但是文子隱還是不明白,這些,和您的野心到底有什麼關係?
如果您覺得,儒家過往的輝煌和榮耀,是您可以這般實現野心的手段,弟子一定不允許。
徐百川笑了笑,道:“多年來,我儒家門人,包括你我在內,由儒入武,一代代門人皆是投入其中,不錯,我儒家甘為天下先,為了人界,付出再多的代價也理所應當,可是子隱啊,我儒家付出了這麼多,而今這人界,眾生只記得有儒家,可儒家呢?”
人界艱難,天下共並,設九大靈院,力求爭取人界的未來。
如此多年來,人界之中,只有各域主府,以及九大靈院,再無其他,而儒家,漸漸的也成為了人們腦海中的一個名詞而已。
曾經無比輝煌,受天下人敬仰的儒家,如今,徹底成為了過去,徐百川不甘於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許未來,人界恢復平靜,重歸巔峰之後,可以重建儒家,但徐百川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文子隱道:“當年至聖先師說過,為人界,頭顱可拋血可流,而我儒家更要為此甘當先鋒,沒有儒家可以,卻不能沒有人界。”
“如今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踐行著至聖先師的理念,老師,您這樣想,是錯的。”
徐百川道:“你都明白的道理,難道為師不明白?”
“但是子隱,凡事,不能想的這麼簡單,為人界拋頭顱灑熱血,我輩都義不容辭,可為師覺得,路,並非只有一條。”
文子隱看著他,徐百川道:“我輩為人界而戰,儒家,亦可同時重建,兩者之間,並不衝突,更加不會影響到我人界的未來。”
文子隱眉頭皺了一皺,不錯,這個話確實有道理,為人界而戰和重建儒家並不衝突,可以齊頭並進,問題是,怎能如此分散精力?
更甚者,重建儒家,不但需要極大的精力,還要耗費諸多資源,這個事情,其實並不可取。
徐百道:“事在人為,只要肯去努力,就能排除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