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帶人是出來剿匪的,自然沒有道理停留在雲城不動。
於是乎,在與文達公約定好,回去再仔細討論之後,大軍終於出動了。
哪怕是剿匪,也不是隨意挑選的目標,李航他們出發剿匪,也是有原因的。
前些日子,汝陰的一個富商在從外地回汝陰的途中,讓這幫綁匪給劫持了。
富商倒是沒事,但是他帶去的那些女眷可就遭了殃。
其中他的妻女什麼的自然不在其中,誰出去跑個商路還帶上媳婦?
但是那些丫鬟,商隊中一些女人,包括了做飯之類的大嬸,全都遭遇了不人道的待遇,問就是少兒不宜的那種。
富商回來之後,無顏面對這些人的家人,而富商沒有開口,這些人的家人卻找上門來,說是富商做了什麼虧心事,要麼就是把這些女人給賣了,要麼就是做了壞事被發現了,殺人滅口。
這件事鬧得挺大的,一直以來,汝陰禁奴令是非常嚴肅的,其中人口買賣也是重罪。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富商被告發了,再然後,隨著深入調查,最終鎖定了位於雲城城外一百多里地的一個叫做花山的地帶,而這個地方的匪徒別說,還挺出名的,叫做花匪。
這群人的肆無忌憚也是有原因的。
他們正好處於兩個城管轄地帶的交界處,往往這樣的地帶,雙方都不帶管的,你講責任推卸過來,我一腳又推卸回去。
於是乎,這群匪徒做大做強,外加上朝廷這些年一直都在打仗,更加沒有心思處理這些事情了。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這群匪徒越發的猖狂了,周圍的百姓不堪其擾。
富商也是汝陰人,對於這群匪徒來說就是外地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路過,然後被逮住了。
匪徒也講道義,說是讓人送十萬兩銀子,這件事就算了。
富商的家人湊齊了銀子送了過來,富商倒是回來了,但是其他人,大都是被人留在了花山。
李航騎在馬上,站在這個叫做花山的山腳下,神情倒是挺輕鬆的。
別的不說,這花山還是挺有意思的,山清水秀倒是說不上,關鍵是這山上的樹木極其的不規律,有的地方是楓樹,有的地方是梧桐,配上一些別的綠樹,一些特殊的時節,比如說秋日一道,倒是顯得五顏六色的。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所以才取名花山。
風景不錯,地形就更加不錯了。
上山的路不算陡峭,還挺平緩的,照理來說,這樣一座山不適合做綁匪的老巢,朝廷大軍一到,他們跑都沒辦法跑。
但是偏偏在山腰的位置,斷了一截。
就好像被一刀子劃開了一道口子,並沒有形成所謂的山谷,卻是形成了一道三五米長的溝壑。
這種地形極其的難見,而那群匪徒就找到了天然的場所,想辦法越過了溝壑,他們去了山的另外一頭,在這邊,他們覺得自己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