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沒有理睬馬布裡,扭頭看向王濤。
“你似乎有些看不起商人?”
李航笑眯眯的,王濤卻有些緊張,他總有種李航在考校自己的感覺。
“商人重利!”王濤回答道。
這是千百年來百姓對商人的看法。
李航笑得不能自己,伸手不斷的拍打著王濤的肩膀,最終開口說了十六個字,馬布裡奉李航為神人,便是王濤也陷入了迷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司馬遷是最早說這句話的人,但是沒人當回事,重利嘛,那是商人才乾的事情。
李航卻搖了搖頭,“你去問問百姓,隨便問一個,九個有七八個都是想當官的,為什麼想當官?是因為為天下人造福麼?屁話!因為當官的能掙錢!怎麼掙錢?馬布裡說得很清楚了。”
家裡有個親戚,讓他去做生意,自己吃分紅,有人生意敢比自己親戚還好,那對不起了,自己是太守,那就找縣衙去找人家麻煩,自己要是宰相,那就更對不起了,把你家商戶一起吞了,你敢說個不字,任都給你抓起來。
官場上有孝敬,李航知道的,一個縣老爺給太守的孝敬,每個月都得百兩,上千兩的,你很不錯,可以升官了。
這就是現實,更現實一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一點都不帶誇張的!
然而事實上,十萬雪花銀是什麼概念?
大唐總的賦稅收入,在唐初,李世民在位的時候,有一年的賦稅是六十多萬貫,算成銀子,也就是六十多萬兩!
這是一個國家一年的稅收啊!
“你不貪財麼?”李航笑吟吟詢問王濤。
王濤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他感覺李航說錯了,自己貪財和商人貪財是兩碼事。
但是李航卻只是笑了笑,他明白王濤的想法,笑嘻嘻道,“不都是貪財麼?你覺得你比商人更加清高?”
王濤的臉紅了。
李航繼續道,“錯啦,人家將北邊的東西想盡辦法賣到了南邊,南邊的東西賣到北邊,他們是為了賺錢,可是你不給錢,他憑什麼讓你在北邊吃上南邊的米?到時候整個的大唐背面,餓死的就得一大批人。”
這是一個事實,大唐缺糧,尤其是北邊。
王濤說不出話了,李航卻是看向了馬布裡,開口道,“你也不要高興太早,我不為錢,我為天下。”
馬布裡探出頭,“什麼意思?”
“意思是商人想要我庇護,做買賣,可以,但是要交稅,之前我是替朝廷管著,現在我是替百姓管,所以醜話要說在前頭。”李航自信的敲打著桌面。
馬布裡豎起了耳朵,“怎麼個收稅法?”
“假設你賺十個銅板,我就只要一個,你要是賺了一百個銅板,那我就要二十個,你要是賺了一千個,我就要三百個,直到一半,你明白我的意思麼?”
馬布裡還在琢磨,王濤倒是開口了,“不對啊大人,十個銅板是一個,一百個銅板應該是十個才對吧。”
李航笑而不語,倒是馬布裡明白了過來,“賺得越多,交稅也就越多。”
李航輕輕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