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開局被對手打了個8比0,這無論是誰,都會有壓力。
壓力不止是來自對手,還有觀眾,以及隊友。
自己的實力大多是清楚的,能不能打進球,在出手前基本上都會有感覺,但隊友能不能進,那就猜不透了。
萬一這場比賽,湖人第四節打完,還是輸個七八分,那又該如何是好?
開局2比0,難不成湖人組成f4的銀河鉅艦,還會被活塞橫掃嗎?
擔憂,不是沒來由的。
暫停回來,湖人進攻的比較謹慎。
球還是傳給內線,上一場比賽,奧尼爾就是湖人全隊命中率最高的點。
即便奧尼爾是進攻最難打的點,但依舊如此,這足以說明奧尼爾的實力。
作為湖人老大,全隊所有人都相信奧尼爾有這個得分能力,即便是想要搶老大位置的科比。
耽擱了將近20秒,球總算傳到了奧尼爾手中。
大本頂不住奧尼爾,這次奧尼爾擠開大本,直接就扣,並沒有扣飛。
就這樣,湖人總算兩分進賬,不再是零蛋。
活塞進攻回合,霍嵩跟比盧普斯邊線擋拆。
就是一招鮮吃遍天,就跟當初爵士,馬龍跟斯托克頓擋拆配合一樣。
擋拆的兩端,你跟不跟?跟的話,其他人又該怎麼防?
包夾是不可能包夾的,一包夾就漏了。
再說了,奧尼爾就在籃下蹲坑,哪裡都不去。
奧尼爾進攻端打得也很辛苦,也很累,防守端籃下蹲坑,就是奧尼爾抽空休息的時間。
湖人首發陣容裡,能阻攔霍嵩的,只有馬龍。
但是,馬龍攔不住霍嵩。
比盧普斯先借助掩護往底角跑,因為投進過底角三分,佩頓和德文·喬治只能過去夾擊。
霍嵩接到球,看到馬龍在前面站定,其實霍嵩可以小拋投,但擔心奧尼爾突然跳起來封蓋,於是選擇傳球給空切籃下的普林斯。
普林斯接到球,選擇高打板。
這球馬龍沒辦法轉身,奧尼爾也沒辦法補,普林斯手感還行,高打板命中。
兩隊分差依舊是8分。
接下來,因為湖人需要找機會,於是浪費的時間有點多,甚至連球都沒辦法傳到內線。
佩頓將球傳給科比,科比嘗試一下又覺得沒機會,又傳回給佩頓。
進攻時間差不多了,佩頓只能自己嘗試投一個。
比盧普斯防的很好,球有點被封蓋到。
在籃下三不沾,眼看著要飛出底線,不想卻被霍嵩一把抓住。
沒等嘗試大部分球員反應過來,霍嵩就把球傳給邊線的漢密爾頓,讓他持球快攻。
防守端,漢密爾頓防的是德文·喬治,現在打轉換,倒是不擔心科比從他身後冒出來。
科比的速度和彈跳都比德文·喬治出色太多,漢密爾頓快攻一條龍,只要身後不是科比,就是能直接衝籃下暴扣的。
佩頓和德文·喬治顯然不具備追身大帽的身體素質。
“12比2,活塞抓轉化的機會太出色了。
這球常規處理,就是看著球飛出底線,重新打陣地戰,看看情況。
霍嵩這次搶斷有一些風險,弄個不好就把球拍出界,湖人還有一個底線發球傳籃下進攻的好機會。”
“高風險往往也蘊含了高收入,霍嵩這次搶斷的很及時,傳球也很及時。”
“現在的問題主要還是分差,湖人應該外線嘗試投一個了。這不能一個也不投,光靠沙奎爾奧尼爾在籃下打,那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