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不首發的不是很重要,關鍵還是贏比賽。
活塞不可能交易來拉希德·華萊士不用,讓他打替補,看著霍嵩這個新秀在場上打首發,這樣也不合適。
有時候想要達成一個偉大的目的,只能自己人來遷就其他人。
霍嵩就是活塞自己選的自己人,拉希德·華萊士更像是僱傭兵。
球隊要調動每個球員的力量,實力強大的僱傭兵也是必不可少的。
他們對球隊沒那麼多感情,有時候就會意氣用事。
能夠為球隊犧牲的,只能是自家球員。
霍嵩打替補,讓拉希德·華萊士能夠高興一點,舒服一點。
而雙華萊士這樣的陣容,活塞也需要時間繼續磨合。
怎麼說,也要等這個賽季季後賽打完,才算真正磨合好了。
球隊的磨合問題,只有經歷高強度的比賽,才能知道結果如何。
正是因此,一開始對上穆託姆博的就是拉希德·華萊士而不是霍嵩。
論跳球,穆託姆博確實老當益壯,絲毫不輸年輕人。
紐約尼克斯獲得了本場第一攻的球權。
只可惜阿蘭·休斯頓因傷缺席比賽,而尼克斯未能在交易截止日之前交易到全明星級別的後衛,只是從雄鹿那邊要了個蒂姆·托馬斯過來。
這次,紐約就上了一群前鋒,持球的也是弗蘭克·威廉姆斯這位去年選中的新秀。
弗蘭克·威廉姆斯過了半場將球交給蒂姆·托馬斯,但很快蒂姆·托馬斯不準備持球,而是將球交給內線的大前鋒科特·托馬斯。
兩個托馬斯相互甩鍋,因為科特·托馬斯被大本防的有點難受,找不到好的出手機會,只能將球傳到外線。
這次蒂姆·托馬斯沒猶豫,直接在三分線外幹拔出手。
有一說一,這是個天賦異稟擅長投籃的高射炮,即便混成了鹹魚,但準起來賴的時候,都能讓科比吃個悶虧。
但這次出手面對普林斯的防守,就稍微差了點意思。
三分打鐵,大本保護住防守籃板。
因為尼克斯鋒線球員多,不怕跟活塞打快攻,活塞就沒著急。
紐約這套陣容內線就看著兇,實際上防守沒那麼強。
穆託姆博畢竟老了,即便打內線,拉希德·華萊士拉出來打,也有能力單打穆託姆博,更別說活塞還有漢密爾頓拉空間,大本籃下做接應。
大本藍領是藍領,但並不意味著不能得分。
就說之前已經結束的全明星正賽,大本還拿了8分呢!
雖然在十名首發中得分是最少的,但跟絕大多數替補相比,就取得領先了。
過了半場,活塞由比盧普斯持球高位發起進攻,最終球落到漢密爾頓手中。
阿蘭·休斯頓不在,紐約尼克斯誰能頂得住漢密爾頓?
“教科書般的中距離跳投,理查德漢密爾頓幫助活塞先行拿下2分!”
活塞第個回合就打出了自己的水平,先是立足防守,然後搶籃板推反擊,最後打陣地戰,將球傳到漢密爾頓手中,漢密爾頓用他最擅長的方式,幫助球隊取得得分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