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第一節出色的表現,霍嵩獲得了第二節繼續上場的機會。
為了給霍嵩擦屁股,大本受累,繼續跟著上場。
或許是凱爾特人主教練吉姆·奧布萊恩,在節間休息的時候制定了新的戰術,或許是凱爾特人球員痛定思痛,突然覺醒。
總之第二節重新上場後,凱爾特人的球員打得特別有章法。
比賽強度陡然提升,無論進攻還是防守,凱爾特人表現出來的都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也讓活塞球員一時間沒能適應,第二節一上來,內外都沒能開啟。
不過,凱爾特人球員承受活塞侵略性十足的防守,在花費更多體力和精力之餘,也是困難重重,難以將球打入籃筐裡。
第二節開局兩分鐘,凱爾特人靠著打籃下,命中1球,外加1記罰球。
活塞雖然沒得分,但底子還厚,倒也不用那麼緊張。
“把球給我,讓我來吧,相信我,我可以的,別把我當普通新秀看待!”
霍嵩自覺兩分鐘內沒怎麼碰球,球隊既然打不開,那就應該把球交給他來處理,而不是一個勁的讓當家球員打鐵。
可事實上,nba的遊戲規則不是這樣的。
墨守成規的情況是,當比賽強度提升,實力略次的角色球員很難獲得出手機會,即便有也會因為體能消耗以及比賽壓力,難以得分。
每當遇上這種情況,交給球隊當家球員來處理,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說實在的,規矩和約定俗成的打法如此,倒也沒錯。
但眼下的活塞只有一名全明星,還是名藍領內線。
漢密爾頓這個大當家畢竟還不是全明星,在被全明星球員皮爾斯嚴防死守之下,漢密爾頓狀態並不好。
在這種情況下,比盧普斯決定將球權交給漢密爾頓,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球隊第一得分點,確實應該在球隊無法得分的情況下,幫球隊消化球權,幫球隊得分。
但籃球畢竟是五個人的運動,所以給其他隊友試一試,那也是應該的。
“把球給我吧!”霍嵩再次強調。
比盧普斯不再猶豫,藉助漢密爾頓還在無球跑動拉扯,找了個機會往內線突,然後再將球分給霍嵩。
不過,這次比盧普斯自己偷雞。
霍嵩在內線都快急得跳腳了,而霍嵩之前表現出來得分能力也不差,凱爾特人內線球員自然對霍嵩有所方便。
比盧普斯這個時候突入內線,很難不讓人懷疑是突破分球,幫助霍嵩輕鬆殺籃下得分的。
可比盧普斯反其道而行之,藉助霍嵩在籃下吸引凱爾特人內線防守,快速突破,起身暴扣。
等凱爾特人內線球員反應過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真要動手,那隻能賠個犯規,沒必要。
比盧普斯得手後,霍嵩還是大肚的跟他拍手慶祝了一下。
畢竟霍嵩也想贏球,生氣還是因為球隊一段時間沒得分了。
霍嵩也知道,他只是新秀,球隊大佬們對他已經很不錯了,擠出球權不斷餵給他。
所以,比盧普斯得分後,沒有跟個巨嬰一樣,吵吵嚷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