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詹姆斯,狀元秀,這就無需贅言了。只要不水掉,未來幾年必定是球隊大當家。
活塞這邊,球員登場順序是本·華萊士大前鋒),科利斯·威廉姆斯小前鋒),埃爾登·坎貝爾中鋒),昌西·比盧普斯控衛),理查德·漢密爾頓分衛)。
漢密爾頓雖然還不是全明星球員,但卻是活塞第一得分點,球隊內最有星味的球員。
籃球畢竟是得分多的一番獲勝。
大本靠著防守、籃板、蓋帽,全能藍領內線身份入選全明星,但論隊內地位,還是不如漢密爾頓。
所以,新賽季的活塞,以漢密爾頓為大當家,大本這個全明星為二當家,還是比較合理的安排。
只不過,大本從原先中鋒,改為大前鋒,難免會有些不適應。
特別是,拉里·布朗為了拉攏大本,不斷給大本加戲,這讓第一節的活塞打得比較掙扎。
明明騎士是魚腩隊!騎士為了得到詹姆斯這個狀元,上賽季把球隊當家球員都賣掉了,就剩一群臭魚爛蝦。
反觀活塞,則是東部豪強,前不久打進東決的強隊。
但是等到第一節打完,坐鎮主場的活塞輸了騎士6分,整節只拿到區區17分。
活塞雖然是防守起家的球隊,但單節得分沒上20,這也有點說不過去。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就是大本在第一節7次出手,在籃下只打進了一球,另外兩次罰球也只罰中一球。
拉里·布朗認為大本具備攻防一體的能力,可以成為一名全面的全明星中鋒。
所以,季前賽剛開始,拉里·布朗就給大本設計低位單打戰術,給大本大量球權,培養大本的攻堅能力。
然而,大本藍領了這麼久,光是短短一週的訓練,多了一些戰術支援,怎麼可能一下子將低位進攻技術練出來?
在大z和邁克爾·斯圖爾特的聯防下,大本低位進攻像個稚嫩的菜鳥新秀,被當成玩具一樣,不斷蹂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一說一,一支正常的球隊確實需要球員在內線進攻,獲得一些得分。
活塞隊內,無論是漢密爾頓這個當家球星,還是比盧普斯這個探花控衛,都不是衝擊籃筐型外線。
那麼,活塞想要在內線得分,只能依靠內線球員。
坎貝爾是老將,技術早已定型,如果他在內線得分效率不錯,也不至於淪為自由球員,被活塞用老將底薪的合同拿下。
所以,拉里·布朗將內線進攻希望寄託在大本身上,倒也不算病急亂投醫,只是在新賽季之初,探討球隊更多的可能性。
只不過,大本暫時無法勝任這樣的工作,而且將精力過多放在進攻端,大本原先非常出色的防守、卡位、搶籃板,也變得沒那麼擅長。
打完第一節,發現不少問題的拉里·布朗急於穩定局面,到了第二節就不得不做一些調整。
拉里·布朗用梅米特·奧庫和泰肖恩·普林斯,取代坎貝爾和科利斯。
兩人上場後立足於防守,兢兢業業的執行著拉里·布朗安排的戰術。
雖說前段時間在訓練的時候被拉里·布朗罵的狗血噴頭,如今在比賽裡運用,倒是一點也不生澀。
隨著輪換球員在防守端發揮穩定作用,大本也意識到問題所在,減少了籃下出手,活塞靠著漢密爾頓和比盧普斯外線投射,慢慢將分差縮小了一些。
不過,大本剛剛將防守拿起來,就遇上了大z突如其來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