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白弧端菜碗時,何宴就很自覺地去幫忙。
何老爺則很自覺地在白家那張四四方方,擦得乾乾淨淨的餐桌上端正坐好。
一副等待投餵的模樣。
三人一起吃餃子。何老爺在這裡也不講究什麼“食不言寢不語”,邊吃邊誇。
白弧做了三種餡兒的餃子,何老爺都喜歡。白弧教他蘸醬吃,他也不用何宴服侍,自己動手吃得很是歡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白弧見他吃得高興,於是將蒸餃子、煎餃子的吃法說了一遍,聽得何老爺恨不得現在就讓白弧一一給他做了來。
吃了一半,白家的門突然被敲響了。
白弧走到門口,將木板門的一邊拉開窄窄的一道縫,探出頭去看,原來是隔壁的李嬸子。
李嬸子裂開嘴露出一口黃牙,大著嗓門兒說:“白家妹子,嬸子家醋沒了,這正做著飯呢,也走不開,所以想借你家一點醋。”說著,將手裡提著的醋壺舉了舉。
只她那一雙三白眼老是往門縫兒後瞥,似乎想看清還有誰在白家。
白弧讓她稍等,取過她的醋壺,隨即又將門關上。過了一會兒,門又開了,白弧將灌了三分之一的醋壺還給李嬸子。
李嬸子接了醋壺卻又不肯走,搭話道:“白家妹子,這是家裡在待客呢?可真香。”
白弧卻不答話,只笑道:“我家哪日不是香飄四里的。他嬸兒,我還有事,改明兒做了新菜再給您嚐嚐。”說完就關上門。
李嬸子反應不及,只能瞪著門板兒呼哧呼哧,低聲罵道:“下作的小娼婦,人家正頭娘子都找上門了,看你還有幾日逍遙。”
………………
在衡陽府城的西北,有一條石塘街,是府城頂頂有名的富貴街,只因住在這條街上的,皆是城裡非富即貴的人家。如今衡陽知府何季秋的府邸也在這條街上。
何家原本有兄弟三個,何家老大何伯春與老三何季秋的年齡差了十五歲。老二何仲夏在十幾歲的時候生病死了,後來又遭逢變故,父母雙亡,便只剩下兄弟兩個和一些家業。
何伯春一手撐起了家業的同時,幾乎將何季秋當兒子養,物質上提供優渥的條件,教養方面則要求嚴厲。何季秋對這個亦兄亦父的大哥也十分信服,自己也爭氣,以弱冠之齡考取了探花。
此後,兄弟兩個小心籌劃,一步步走來,何季秋三十出頭當上了衡陽知府,何伯春將家業翻了五倍。
也就是何季秋當上知府的這一年,他懇求一直在東陽府老家的大哥遷到衡陽府與他同住。何伯春同意了,但提出了一個要求,分家。
其中緣由外人不清楚,只知道,何家兩兄弟到底分了家,可是感情仍舊很好。何伯春到衡陽府長住,也跟在自己家一樣不見外。如今家裡的產業交給小輩門去打理了,他辛苦了大半輩子,要開始享受自己的人生。
他覺得,人生在世不過吃喝二字,年輕時每當覺得很累的時候,如果吃到好吃的食物,他的心情就會變得很好。因而,何伯春是真的從心底裡享受美食。
此時,何家內院的一處院子裡,一名中年婦人正倚在廊下。
這院子裡擺著十幾盆名貴菊花,皆是何家大老爺替自家夫人花重金尋來的。而中年婦人,也就是何家大奶奶,此時看著這些菊花,只覺得滿心諷刺,口中發苦。
嫁給何大老爺這麼多年,她從來覺得自己運氣非常,上不用伺候婆婆,下沒有難搞的小姑子,丈夫雖經商,卻形貌俊朗,氣質非凡,又有個為官的小叔子,妯娌也算好相處的。最重要的是,成親這麼多年來,丈夫連個通房都不要,更遑論納妾。在夫人圈子裡,她可是被羨慕嫉妒的物件。
但近段時間,她卻成了後宅婦人間的笑話。無他,也就是那些男人的風流韻事罷了。她也沒想到,幾十年來不為女色所動的老爺,竟然不聲不響地養了個外室。
她獨自氣了好幾天,才想到要派人去打探情況,終於從在老爺書房灑掃的一個小廝處得知,老爺曾與何宴談起過一名白姓女子,還道“味道好”,他也不曾聽清,只隱約記得,何宴似乎提起過這人在城西。
何大奶奶聽人如此回稟了,又氣又傷心,一整天都沒吃下東西。終於,她決定派人去跟著老爺,看看對方到底是哪路牛鬼蛇神。
何大奶奶不忍再看這些菊花,起身回到屋子裡,躺在小塌上閉目養神。
意識模糊間似乎聽到腳步聲,過了一會兒,就有門口的小丫頭道:“大奶奶,翟媽媽回來了。”
何大奶奶猛地睜開眼睛,其中一片清明。
她高聲道:“讓她快進來。”
便有小丫頭捲了簾子。只見一鵝蛋臉,年近五十的老媽媽走了進來。她穿著石青夾襖,外罩墨綠掐牙夾背心,下面著青色裙子。她一進來,便將臉上憤懣的表情斂下,只端著一臉疑惑。
何大奶奶看見她的表情,蹙眉疑惑道:“怎的了?沒打聽出來?”
翟媽媽忙道:“打聽出來了。大奶奶別急,聽我仔細給您說來。”
喜歡快穿之請給我好的人生體驗請大家收藏:()快穿之請給我好的人生體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