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淡淡一笑,道:“他是什麼使者,不過是我的小廝罷了,聽聞今日要面見秦王,心驚膽戰,不敢出來,倒是讓蒙大人見笑了。”
蒙嘉一愣,他也聽說這第三個使者年齡不大,沒想到這麼不經事。
“走吧,時間不早了。”蒙嘉也沒有多想,請荊軻和米星蹬車,領著他們往王宮而去。
也許是蒙嘉的勸諫起了作用,也許是嬴政為了給燕國使者一個下馬威,或者乾脆就是為了彰顯嬴政的霸氣,嬴政接見荊軻的儀式很是隆重,從咸陽宮內到殿前的臺階下足足有九個官員作為迎接人員,包括行人、典客令、甚至還有太僕令趙高,這已經是這個時空最高的外交禮儀了。
一直到咸陽宮的宮門外,馬車停下,荊軻與米星互看了一眼,先後步出,荊軻站在馬前,米星從車廂裡取出一個木匣和一副卷軸,想了想講卷軸交給了荊軻,自己捧著木匣跟在荊軻身後。
還沒有過宮門,就看到一條直通正殿的甬道,甬道兩旁站著士兵。跟著蒙嘉過了宮門,才發現不僅是甬道兩旁,正殿前的廣場上同樣站滿了士兵,每隔兩步就站著一個,手持矛戈,肅穆而立,所有計程車兵都直直的看著兩人。
荊軻嘆了一聲,看來讓秦舞陽離開沒有錯。
行有二十米,蒙嘉停了下來,一個典客館的行人,迎了上來,對著荊軻和米星行禮道:“行人江奉受大王之命前來迎接燕國使者。”
荊軻拱了拱手,道:“多謝。”
江奉也不多說,引著兩人繼續往前走,又走了二十米,再次停下,如此八次,荊軻和米星都額頭都微微的冒汗,最後這個前來迎接他們的是嬴政的“司機”,絕對是嬴政的寵臣。
“太僕令趙高受大王之命前來迎接燕國使者。”趙高說完,大手一揮,兩個侍衛上前,在米星萬分緊張中結果卷軸,慢慢開啟,眼看著就要到頭,荊軻從米星手裡奪過盛著樊於期人頭的木匣,開口道:“樊於期的人頭在此,請兩位將軍過目。”
正在檢查卷軸的兩人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將卷軸重新捲起,又交給荊軻,將木匣開啟,仔細檢查了一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個侍衛放行之後,趙高邁步走進了大殿之中,荊軻和米星對視一眼,緊隨進入大殿。
嬴政端坐在王位之上,兩側是文武大臣,剛剛迎接他們的蒙嘉、江奉等人都已經歸位,跟眾人一起看著他。
殿中沒有一個侍衛,似乎連武將都沒有幾個,但是米星仍舊忍不住想要跪下,但看到前邊的荊軻還在往前走,只好勉強跟隨。
“稟大王,燕使帶到。”趙高在距離王位還有幾步的距離時,停了下來。
嬴政揮手讓趙高也回到自己的座位,站在嬴政身邊的黃奇出聲道:“來著何人?”
“燕國使者荊軻、米星,見過大王。”荊軻對著嬴政躬身一禮。
“跪下。”黃奇突然大喝一聲。
米星聽了黃奇的呵斥,沒有遲疑,當即跪下,不知道是真的害怕,還是為了刺殺考慮。
荊軻眉頭微皺,考慮一番,才跪了下去,給人的感覺似乎是為了完成使命,忍辱負重。
“使者所來何事?”嬴政淡淡開口。
“燕秦兩國素無仇怨,燕國受趙嘉矇騙,出兵代地,惡了大王,特命外官前來解釋誤會,免得燕秦兩國交戰。”
嬴政哼了一聲,沒有言語,桓牧在下邊開口道:“秦國百萬之兵,陳於燕境,不日可取燕國,為何要接受燕國求和。”
荊軻站起來,不看桓牧,對著嬴政道:“燕國地處極北,本是偏遠之地,既無珠玉,又無金銀,不過有些不服管教的蠻夷,大王取之何用?”
“趙地雖為秦,然民心不安,大王從趙地攻打燕國,豈是良策?”
“今秦有魏在腹心,楚為強敵,齊做惡盟,不去魏楚齊,而攻燕,焉能成事?”
“太子丹數言與大王友善,燕國亦曾為秦攻趙之臂助,今大王焉能棄之不顧?”
荊軻一開口就滔滔不絕,倒是讓米星大為驚詫,不知道眼前這個墨者第一高手,何時有了這樣的見地和能言善辯的本領,一時間竟然覺得,如果荊軻能夠說動嬴政放棄攻打燕國,似乎不刺殺他也能說得過去。
喜歡扶秦請大家收藏:()扶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