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勝?董遷?”
董遷扶蘇也很熟悉,無論是《弟子規》、《千字文》,還是後來的《百家姓》幾乎都是董遷一己之力完成,文采和你是不錯。
伏勝是最初進入學宮的儒生之一,當初還是扶蘇定下的語文首席教習,只是後來廖智、董遷和姜煥都藉著《弟子規》、《千字文》出了名,廖智成了學委的會長,董遷負責《百家姓》和《世本》的編撰,伏勝倒是沒什麼名聲,仍舊做自己的教習。
“董遷就不用我多說了,公子應該很熟悉。”
“這個伏勝,也很厲害,我跟著荀師的時候就聽過他的名字,對《尚書》研究很精深,堪稱大儒,公子能請到他來學宮,倒是運氣不錯。”
“這麼厲害?”扶蘇驚訝道。
“儒生紛紛入秦,就是這個伏勝的手筆,如今學宮中的教習,儒生幾乎佔了一半,這個伏勝可是功不可沒,如果不是為了儒家打算,我看著個伏勝是不會來學宮的。”
“這麼厲害的人,就這麼放走了,豈不可惜?”扶蘇雖然打心底裡討厭儒生,但此時的儒家與舊時空兩千年畸形發展之後的儒家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這幾年學宮的發展儒生確實貢獻不小,倒是對儒家改觀不少。現在聽張蒼對伏勝評價這麼高,有些可惜的說道。
“他在學宮中的使命已經完成,如今正值大王徵召儒生為官的當口,公子留不住他的。”張蒼搖搖頭,很理解扶蘇的心思。
“這些人從學宮中出來,無論將來如何,如今都已經有了公子的烙印。”張蒼沒有明著點明扶蘇的小家子氣。
扶蘇聽出了張蒼的意思,不免有些尷尬,笑道:“是,是,師叔教訓的是。”
“董遷編寫的《世本》已經寫完了嗎?”看樣子伏勝做博士的事情已經是確定的了,扶蘇就問起了董遷。
“這個我不清楚,公子見到他不妨問問。”張蒼搖頭道。
“那他……”
“是伏勝的力薦,說如此才學在學宮中有些委屈了,我拗不過他,就答應了。”
扶蘇笑道:“這個伏勝,自己當官就算了,竟然還拐走我一個大才。”
張蒼撇撇嘴,這幾年工坊裡出版了不少的書籍,這所謂的《世本》在張蒼看來,並不是什麼重要的書籍,甚至比不過《學報》上出現的文章。
“師叔今天留在府裡吧,和我一起見見這些賢才。”扶蘇邀請道。
“我沒時間,如果不是給你解釋選出這些人的原因,我也不會過來,學宮中海油很多事要做。”張蒼拒絕了,說著就要站起來。
“對了,成瞿先生的喪事已經辦完了,是我親自讀的墓誌銘,造紙術和印刷術也都刻在了墓碑上,學宮中把成瞿先生的院子也保留了下來。”張蒼想起了成瞿的事情,對扶蘇道。
扶蘇點點頭,沒有言語。
喜歡扶秦請大家收藏:()扶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