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郎說完情況,退回自己的座位。
嬴政揮了揮手,趙高站出來,拿出一份詔書開始宣讀。
“郎中呂定、潘甘忠於職守,賜爵兩級,田百畝。郎中李由、桓牧、季常等兩百三十五人為國有功,各賞百金,進一爵。”
此外,當初李斯承諾的給予郎中們出任郡縣的機會,也會兌現,只不過這兩百三十五人的任命,顯然不會一一在朝堂之上宣佈。
自此第一個議題算是結束。
“全國的糧草已經開始向三川郡、太原郡和上郡運轉,再有兩個月就能完成,足以供應大軍作戰。”太倉令衛琛的發言引出了第二個議題。
“各郡都已經開始徵集士兵,進展順利。三川郡王賁將軍和上郡蒙恬將軍在兩地分別做了試探進攻,李牧和司馬尚都防禦很嚴,沒有找到什麼進展。”楊端和代表武將開口道。
“有沒有進展都要不停的進攻,不能給趙國喘息的機會。”魏繚竟然開口道。
“李牧和司馬尚確實有本事,不把他們除掉,想要戰勝趙國,實在是太難,即使我也不敢輕言取勝。”楊端和道。
在場的幾位將軍也都發表了對李牧的擔心,三年前敗給趙國的事情,又被眾人提起,似乎李牧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高山。
“不用擔心李牧。”魏繚又開口道。
楊端和知道嬴政和魏繚、李斯等人一直在商量著什麼,但這些事情,不需要他來操心,也不適合讓百官都參與討論,朝會的討論,更像是一場動員會,告訴百官要為滅趙做準備,各部門都不要拖後腿,該幹什麼幹什麼。
“不錯,不用擔心李牧,天下一統,乃是大勢,他李牧一人無法阻擋,韓國的滅亡就是明證。”嬴政在王座之上出聲道。
“楊將軍只管厲兵秣馬,等待時機即可。”
楊端和點點頭,不再糾結於李牧和司馬尚,“韓國滅亡之後,天下震動,我們要打趙國,魏國也不可不防,三川郡與招魏都接壤,不是出兵的好地方。”
“魏國已是驚弓之鳥,比之昔日之韓國也好不到哪去,求和的國書不知道發了多少封,不足為懼。”嬴政並沒有把魏國放在眼裡,但是卻不能不防。
“運往三川郡的糧草不能停,除了攻打趙國之用,也可以用來出兵魏國,給魏國一定壓力,讓魏國不敢輕易出兵相助趙國。”
眾武將不斷的提出意見建議,有人專門記錄整理,接下來制定策略的時候也許用的到。現在紙張的盛行,讓記錄不再困難。
喜歡扶秦請大家收藏:()扶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