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蘇出生的第二天,是大朝會,本來的議題是慶祝秦國在與魏國的戰爭中攻取二十城的勝利,並商量後續的安排。但因為秦王第一個公子的出生,看起來要臨時增加了內容了。
章臺宮北邊的書房內,嬴政正在看著昨天沒有閱完的奏章,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還在為自己第一個孩子的降生而喜悅。一個內侍在外邊輕輕的叩門,“王上,大臣們都到了,該朝議了。”
嬴政把竹簡輕輕放下,對沒看完的奏摺毫不在意,伸了個懶腰,說道:“走吧,詔書太后同意了嗎?”
內侍緊緊的跟在後面,一邊追趕大步流星的嬴政,一面回答道,“太后已經派人過來,說是可以。孟達大人怕打擾到王上休息,沒讓奴才啟稟王上。”
“知道了。”嬴政表示知道,仍舊毫不停留的向咸陽宮正殿走去,忽然停下了腳步,恭敬的站在一旁道:“孩兒給母親請安,娘,您的身子好了?要不要多休息幾天。”
從另外一條路上緩緩走來的是一個40多歲婦人,臉上似有病容,不過依然難掩她俊麗的容貌,一顰一笑之間似能勾魂攝魄,這就是嬴政的生母,也是暫攝朝政的太后。
“不礙的,今天大朝議,我怎能不出現,你要是快點長大就好了。”婦人聲音裡有些倦意,但仍然像黃鸝清唱一樣好聽。“跟我一起去吧。”
“是。”嬴政恭恭敬敬的回答到,然後從宮女手裡接過母親的胳膊,輕輕的扶著她一起上殿。
“王上駕到,太后駕到。”隨著內侍一聲尖銳的喊聲,嬴政扶著母親坐到座位上,然後才走向自己的座位。大殿裡的眾臣,迅速的安靜下來,等著開始今天的議事。
嬴政看著大殿裡站著的一幫子大臣,滿面笑容的開口道,“眾卿,今日先不談其他的,寡人今天有喜事要說。”
嬴政看了看身後的母親,見到母親輕輕點頭,便示意內侍道:“宣。”
內侍恭敬的彎腰,半轉身體面向大臣們,開啟準備好的詔書讀了起來。
“冬月望日,天降驚雷,太史奏曰,雷出紫薇而降與雍州,此聖人出秦焉。未幾秦王公子扶蘇伴冬雷而降,手握字秦之石,實乃天佑大秦。羋氏與國有功封為王后。自明日始,休沐三日,與民同慶。”
群臣聽到這裡,紛紛跪倒,口稱:“天佑大秦,恭喜我王,謝王上,謝太后。”
眾臣稱謝之後,出現了短暫的平靜,大臣之間或是相互打著眼色,或是交頭接耳。呂不韋在眾臣之首,眼臉微垂,沒有動靜。
沒過多久,九卿之一,掌管宗廟禮儀的奉常開口稱有事上言,嬴政沒有說話,向太后望去,太后也看向嬴政,母子倆心有靈犀的一同看向呂不韋,見他只是眉頭微微一皺,沒有表示。
“公子上承天意,既為大王嫡長子,請冊封太子,以安社稷。”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惹的朝堂上一片嗡嗡之聲,大部分朝臣都向呂不韋看去,呂不韋卻只是把眉頭皺的更緊了些,似是不悅,卻沒有表示反對。
於是在奉常之後呼啦啦出現了更多的大臣,表示附議。
在一片附議聲中,同為九卿的宗正卻猛地衝了出來,雙眼瞪如銅鈴,盯視著奉常等一干官員,似欲擇人而噬,他對嬴政拱拱手,憤憤的說:“大王,此議不妥,公子剛剛出生,賢愚難辨,大王尚且沒有親政,爾等謀立太子,是何居心?”
“羋氏本為大王嫡妻,今又貴為王后,公子生而為嫡長子,立為太子不過早晚的事,早一些時日有何不可?”馬上又有主張立太子的大臣出來反駁。
“大秦立儲從不唯嫡庶論,大王尚未加冠,日後大王的公子不知凡幾,太子之立關乎國運,焉能草草而定。”
兩派大臣你來我往,爭得面紅耳赤,鬚髮皆張,很有大打出手的可能,嬴政在王位上面色逐漸陰沉,不時的看向呂不韋,卻不見他有絲毫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