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米太后挾乾王大義,以朝堂正統的身份,也籠絡了不少人。
雙方針鋒相對,每一日都要爆發巨大的爭鬥。
朝堂之上,混亂無比,當場動手的次數也不少。
直到兩個月後,爭鬥告一段落,雙方各讓一步。
張奕繼任丞相,正式統領群臣。
花飛飛任太尉,掌管全國軍隊,但飛花營被解散。
米太后單獨設立御史大夫,掌管御史,監察百官以及軍隊,同時也分去部分張奕的權利。
就在這種暗潮洶湧之下,張奕聯合米太后對乾國進行了新一輪的改制。
一、設定六部,有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二、設定府道制度,將行政區域劃分為道、府、縣三級。
三、改制軍隊,太尉以下設定四大柱國將軍,分別掌控一支軍隊,並與兵部互相制衡,防止擁兵自重。
四、正式確立科舉為國策,分為文試和武試,不經科舉,不得入朝為官,貴族亦不例外。
五、堅持軍功封爵,但包括王族,不重新立功,爵位遞減。
這五項政策一出,貴族最先坐不住了。
這是完全斷了他們的生路。
從此以後,貴族子弟要跟普通學子一樣,參與科舉。
否則,就只能等待著家族的衰落。
另外,朝堂之上,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足鼎立,百官穩定下來。
而御史大夫是個老成持重的人,他上臺之後,除了必要的御史隊伍建立外,只發布了一個命令。
乾國境內,所有武道門派、學子學府包括學宮在內,都要在朝廷註冊。
這項命令並沒有遭到朝堂反對。
甚至可以說是支援。
而以學宮為首的各學派以及學院,同樣支援。
畢竟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源傾斜。
唯一不同意的是江湖。
奈何形式比人強。
目前乾國境內最大的幾個門派——紫郢劍宗、星辰道宗,以及新遷過來的羽化飛仙門,他們集體宣佈接受朝廷的政策。
這一下,其他門派也就不情不願的註冊了。
......
朝廷大事與升斗小民無關。
只要有衣穿,有飯吃,他們就會過得很開心。
然而石頭不開心。
他發現自己最近失去了力氣。
本來想要調查雲月樓的事情也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