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生物醫學實驗室,昆蟲部。
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全院年終獎的昆蟲部,儼然已經是浩然醫療中的明星部門了。
柳小南小小年紀就實現了財務自由,目前正在埋頭準備期末考試。
反而是實驗小組中的其他幾人,基本都已經辦理了休學手續,全力以赴投入到實驗室的工作中去。
如果外界知道,這個在三個多月內創造了12億美元財富神話的專業團隊,平均年齡還不到23歲時,一定會驚訝不已。
戴士君,就是這個團隊內拉高平均年齡的一位。
29歲的戴士君擅長dna提取技術和美塔分析,是從柳小南從s大實驗室反向挖人挖來的研究員。
雖然研發水平並不算突出,但是科班出身,基本功紮實。
是柳小南核心團隊以外最重要的一位研究員。
……
“戴老師,您看我這一步層析法做得對嗎?”
這一天,劉小亮正在實驗室裡幫忙。
已經把所有試管刷乾淨的他利用實驗廢棄的原材料,在戴士君的指導下進行dna的提取實驗。
雖然報的是臨床醫學專業,不是基礎醫學,但劉小亮發現自己似乎更喜歡實驗室。
而且昆蟲部血賺的例子在前,劉小亮和他的同學們也都沒有搞科研等於清貧一生的想法。
戴士君笑眯眯的接過試管,看了看試劑,笑著說,水浴手法不對哦,我再給你演示一次。
看著前輩熟練的手法,和煦的態度,劉小亮不禁目光中流露出崇拜之色。
“小亮,我聽說你有一個堂哥在波士頓留學?”
戴士君搖一邊晃著試管,一邊似是無意地問道。
“啊,是啊……管子告訴您的嗎?這傢伙……”
劉小亮說道,“那是我大伯家的兒子,從小就非常優秀,和他相比,我就……”
“說什麼哪,要相信自己!”
戴士君鼓勵了一句,但鏡片下的眼睛中,卻流露出一絲輕蔑。
……
波士頓馬薩諸塞醫藥學院,全美前二十的醫藥學院。
此時,一場緊張的測驗正在進行當中。
能夠容納兩百人的教室裡面,此時只有六十名考生,考生之間間隔著很大的空間。
這足以說明這次年終測驗的重要性。
全部考生中,絕大部分是白人或者猶太裔,也有十幾個亞裔,五六個印度裔。
至於非洲裔,則一個都沒有。
因為在美國,醫藥類專業是出了名的難進,課程多且淘汰率高。
就算黑人憑藉鉅額加分勉強進了醫學院,也很快因為成績被淘汰。
所以,黑人護士很多,黑人醫生卻很少見。
此刻正在奮筆疾書的亞裔學生裡面,真正的亞洲留學生其實只有六個人,其他都是本土亞裔。
印度裔,阿拉伯裔一般不被稱為亞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