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師妹你的黑眼圈有點嚴重啊!”
一大早,在食堂二樓叼著小雞腿的張子凡,順走了睡眼惺忪的楊婷婷盤子裡的一塊荷包蛋。
外酥裡嫩的溏心在嘴裡化開,張子凡不得不佩服,論煎荷包蛋,胖嬸是宇宙無敵的。
畢竟她的廚藝綜合水準雖然還只有a,但餐點類料理的水準卻已經有s了。
與這樣一位廚娘相對應的是,多功能餐廳已經擴建到高階建築,相當於一流大學食堂水準。
這座多功能餐廳分為數個部分。
一樓為患者及家屬餐廳。
在浩然醫院,為了有效管理病區,減少外來人員流動,原則上是禁止外賣小哥進入院區的。
這是為數不多的,浩然醫院被患者所詬病的地方。
好在浩然食堂的伙食很不錯,即便不能方便的點外賣,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來這裡就餐的。
如果是無法行動的住院病人,繳納餐費後,會有食堂人員送餐。
又比如,需要軟食、流食,但有行動能力的患者,需要無糖飲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低蛋白飲食的腎功能不全患者……
諸如此類的病人,醫院方面則在一樓貼心的開設“特需餐廳”,提供專門的飲食。
患者憑藉入院的電子手環,可以直接在視窗掃碼購買食物。
如果不慎購買了不符合醫囑的食物,則會閃爍警報。
當然,為了保障一部分無法接受中餐料理口味的國際友人,在一樓,也專門開設了西餐廳。
雖然國人常常為中華料理而自豪,但實事求是的多說,來華數年卻始終不願意嘗試、無法適應中餐的人大有人在。
甚至有些外國人,覺得中國和印度一樣,亂吃東西會導致腹瀉,所以只吃漢堡王、金拱門之類的西式快餐。
張子凡自然不會在自己的醫院裡開什麼漢堡王、麥當勞。
其實,在大食堂裡,也是有牛排、漢堡之類的東西買的。
只不過在品類繁多的菜式裡面,它們並不出挑,也很難被發現。
所以張子凡決定把這些西餐單獨弄一個餐廳,做得正規一點。
讓胖嬸挑選了一批稍微年輕一些,學東西快一些的大媽出去進修了兩個禮拜,綜合餐廳一樓西北角的西餐廳就正式開業了。
在這裡,不僅廚娘們的手藝都十分精湛、富有傳承,選用的食材也都非常高階。
比如說牛肉,都是食堂阿姨們從市場最新鮮的冷庫裡批發來的。
用的水也是全院最新的水龍頭。
食材好,水質也好,所以價格貴那麼十幾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讓張子凡無語的是,根據胖嬸手下的火頭阿姨反應,這間西餐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牛排都賣給了中國人。
甚至劉建明還和張子凡抱怨過,他有一個做牙齒矯正的患者,是一位時尚的富太太。
每次來調整弓絲之前,她都要去西餐廳享受一份正宗的“浩牛”。
按照她的說法,這裡的牛排雖然昂貴,但有著比和牛更加嫩滑的口感。
這裡的牛肉富含不飽和脂肪,入口即化,一看就非常高階。
否則為什麼這麼多外國人都在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