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散步的速度,沈校長來到了浩然醫高專的小劇場門口。
這時候,學生們已經全部入場了,留在門口的只有一個五大三粗的保安。
放在從前,面對這種胸肌比腦仁還大隻的後生仔,沈校長一向是敬而遠之的。
畢竟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嘛。
不過如今,沈校長已經知道,浩然醫院的兄貴保安們,都是一群非常和善的人。
除了有一次對在重症監護室外面招呼試圖詐騙老太太救命錢的醫托外,老沈都願意稱呼他們為溫柔的巨人。
和保安打了個招呼,出示過參會證明之後,沈校長走進了小劇場。
還沒入座,一個年輕人的指揮聲就傳入了老沈的耳朵。
這個聲音老沈再熟悉不過,正是自己曾經的愛徒朱振宇的聲音。
他作為年級長,是新一屆臨床、口腔、預防、基礎、影像、護理,六個班級學生中當然不讓的帶頭大哥,維持著會場秩序。
暑期一系列的實踐工作,讓朱振宇在社交管理方面有了一定的成長,這讓他在現在處理起本年級的學生工作,也遊刃有餘。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高考狀元的光環,在這群分數普遍在本科線上下的學生當中實在太過耀眼,方便了同學們的管理。
這一點其實和張子凡的招生政策也有關係。
面對成績極好的頂尖學生,在尚不熟悉的時候,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般有兩種態度。
一種是敬佩為主,一種是不屑為主。
對有些相信讀書無用論,甚至以捉弄優等生為樂的學生來說,成績越好,越是書呆子,越是不屑的小辣雞。
在浩然醫高專裡,這樣的學生非常少。
來自於高考壓力極大的省份的考生們,對於學習猛男的敬佩之情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說句實話,本科線也不是這麼好考的。
北上津的孩子,如果高考成績在本科線附近徘徊,確實勉強算是上進心不足的學生。
但對於有些省份的孩子,考到本科線已經是他們十多年來拼上性命努力苦讀的成果了。
如果能投個“好胎”,他們說不定也是重點大學的上榜生也說不定。
總之不管怎麼說,這一批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音樂、繪畫、口語之類的才能比起一線城市的孩子,肯定相對不足,但學習的熱情,其實沒有那麼差。
在朱振宇的指揮下,他們主動服從管理,很快就井然有序地依次落座了。
看著昔日愛徒英姿勃發的身影,老沈又是欣慰,又是遺憾。
欣慰的是,比起之前因為家境原因性格略顯內向的性子,朱振宇進步了很多。
遺憾的是,這麼優秀的孩子卻困頓於這樣一所末流的學校。
考入清華、出國深造、高薪留在矽谷或者華爾街,這才是他應該走的路啊!
唰!
就在老沈同志胡思亂想的時候,小劇場裡的燈光暗了下來,同時四周的揚聲器中響起了一個略帶本地口音的聲音。
作為浩然醫院的常務副院長,也是浩然醫療的頂級元老之一,劉建明雖然平日裡存在感較低,卻在醫院的日常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劉建明協助張子凡完成的,都是一些日常而瑣碎的事情,不像袁強那樣鞍前馬後、衝鋒陷陣,也不像孔祥那樣盛名遠播、開宗立派。
但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這一次浩然醫療第一次組織大型學術交流會議,張子凡欽定的大會主持人就是劉建明。
在他的敦促下,還未入座的賓客,包括老沈,都連忙尋找座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