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想著,趙思蕊轉頭對張子凡道,“張醫生,家賢隨他爸,我們結婚三年沒有孩子,淼淼其實是做的試管。
為了保險起見,我在附三醫院有凍過很多卵子,所以可以先做一期配對,等我身體恢復了再移植胚胎。”
“你們還是不知道,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什麼。”
張子凡搖搖頭,嚴肅的道:“如果想用李家賢的體細胞令你的卵子受精,這涉及到了克隆人的相關技術……
而且遠比克隆人困難……”
李家賢夫婦呆立當場。
他們萬萬沒想到,本以為非常簡單的要求,居然涉及到了克隆這麼科幻的領域。
沒有錯,就是科幻。
在一般老百姓看來,克隆人似乎只在科幻電影中出現,是人類通向永生的邪路,是可怕的潘多拉魔盒。
克隆人是學術禁區,是不能觸碰的紅線……
其實,這些看法都是錯的,而且錯得很離譜。
首先,克隆技術不是什麼新興前沿的科學。
早在一個甲子之前,英國人約翰·戈登就成功克隆了非洲爪蟾。
二十多年前,大名鼎鼎的克隆羊多利誕生在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的伊恩.維爾穆特實驗室中。
此後克隆豬、克隆牛、克隆狗等等一系列克隆動物陸續誕生,世界彷彿迎來了大克隆時代。
然而就在人們順風順水,覺得覺得這項技術必將改變世界的時候,接連兩個晴天霹靂,徹底讓克隆技術從學術的風口浪尖隕落。
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們克隆的動物主要是蛙類、魚類等體外受精的動物。
多利羊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它是第一隻克隆出來的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體內受精、基因結構複雜。,
多利羊的誕生意味著人類開始攻克世界上最先進動物類群的技術壁壘了。
在很短的時間裡,科學家們陸續成功克隆出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翼手目、齧齒目的動物。
這一切雖然不能說勢如破竹,也可用摧城拔寨來形容。似乎克隆出所有的哺乳動物,已不存在技術上的難題,只是選材不同而已。
但當科學家將目光放到人類的近親,靈長目動物身上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無論是獼猴還是黑猩猩,甚至是人類,所有靈長目動物的克隆細胞要麼無法啟動,要麼在短暫分裂後迅速凋亡。
彷彿有一道看不見的魔咒和枷鎖,牢牢禁錮在靈長目的基因上。
這便是許多科幻文中基因鎖的原型。
這樣的現象確實令人困惑。
因為從物種進化上看,靈長目並不是什麼特殊的類群。
排除掉人類這個最強哺乳類,靈長目在哺乳動物中絲毫看不出有什麼特殊之處。
甚至於,靈長目與齧齒目同屬齧齒總目,親緣關係非常相近,但克隆實驗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卻完全不同。
至此,克隆技術遇到了第一個重大的挫折。
無數科學名家在靈長類克隆,或者說人類克隆的道路上折戟成沙,甚至身敗名裂。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從民族英雄淪落到學術詐騙犯的韓國科學史第一人、韓國克隆之父、最接近非人文社科類諾貝爾獎第一人,動物生理學家黃禹錫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功克隆出多種動物的他,最終倒在了人類細胞克隆的究極壁壘下。
……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克隆技術也不至於迎來寒冬。
因為技術本身是沒有對與錯的,人胚胎細胞克隆,從來都不是科學上的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