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個小李人還不錯,我看他們是真心的,只是大戶人家的事,誰又說得清呢!”張子凡無奈的攤了攤手。
“那我們張大院長也是家大業大啊!小女子有點害怕!”楊婷婷半開玩笑的說道。
“你啊!別老是代入自己!”
張子凡笑著在她鼻子上颳了刮,“快去上班,中午記得來我辦公室……”
“哼,可惡的資本家,敲骨吸髓的壓榨!從精神上到肉體上都是!”
楊婷婷惡狠狠地揮了揮爪子,一溜煙離開了。
……
張子凡照例在8點開始專家查房。
這段時間,外科病人明顯增多。
除了集中出現的,由華東地區各醫院轉院而來的腦傷患者,還有不少頜面部腫瘤的重症患者。
這是因為,魔都年會上,除了坐在前三排的大咖,更多的還是華東地區各個醫院的中青年骨幹醫生。
去年張子凡和楊婷婷各自都拿到了邀請函,就是以青年骨幹的身份受邀的。
而這些人,直接面對患者,是各地醫療的核心力量。
浩然醫院強大的外科實力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頜面外科、神經外科兩項,更是連續兩年震撼人心。
因此當他們遇到此類的疑難患者時,便會下意識的想到浩然醫院。
而且比起當地的大醫院,他們更傾向於推薦浩然醫院。
畢竟本城的醫院終歸存在競爭關係,而外地醫院,而且還是民營醫院,那就和自己關係甚遠了。
這也不是坑患者,如果能掛到張子凡或者袁強這兩位大專家的號子,治療水平絕對在市級三甲之上。
所以推起病人來,他們也是心安理得。
這就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或者說延續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浩然醫院的住院病人中,依然還是以外地患者為主。
眾所周知,全中國語言最複雜的地區就是華東地區。
從齊魯到胡建,語言千差萬別,更不要說十里不同音的浙江地區了。
所以,在病房中,天南海北的鄉音此起彼伏,偶爾還響起幾句洋文,幾乎就是個小博覽會了。
當然,這樣的環境其實是不利於養病的。
但走公益化醫療的路子,降低一些指標從而惠及大眾,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等到二期工程完工,張子凡或許會考慮建一個特需住院部,給需要靜養的病患,以及願意出高價買服務的病人來使用。
不過目前來說,所謂的vip病房其實也只是單間而已,沒有特別優越的住院環境。
目前由張子凡直接負責的病人一共有七個。
五個重症腦損傷患者,一個頜面部橫紋肌肉瘤患者,一個頜骨畸胎瘤患者。
他們有的已經做好手術,等待恢復。
有的則剛剛入院。
經過一早的查房,張子凡再次明確了患者的狀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9點30分,他來到手術室,給頜骨畸胎瘤的患者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