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閱歷的豐富、身份的變化之外,長期監督李景旺鍛鍊得到的強健體魄,也反過來讓張子凡顯得格外精神。
咔咔咔,張大院長的新鮮帥照出爐了。
張子凡挑選了其中最有職業範兒的一張照片上傳到了網站上面,並在法人欄下方附上了自己的電子簽名。
再往後,便是到了辦學性質、辦學規模這一欄。
辦學性質倒好辦,浩然醫高專只招收全日制學生,不搞在職教育、網大、函授之類的副業。
辦學規模這一項,就比較麻煩了。
首先是專任教師。
如果是幼兒園、中小學、中專、技校的話,當老師必須得有教師資格證。
大學在這方面反沒有證書上面的要求,全憑各個學校自己把控。
一般來說,如今好一點的學校,當老師非行政崗)的要求也在土博以上。
浩然醫療內部,滿打滿算,具有博士以上學歷的,也只有孔祥汪潔夫婦、朱建南、鄧聰四個人。
就連張子凡這個院長,也只是土碩的學歷。
因此,張子凡自然不會搞學歷方面的准入制度。
他衡量一個職工是否具備教學資格的尺度很簡單,那就是專業技能是否達到b級以上。
只要達到了b級以上,無論年齡、學歷,張子凡統統將其註冊為教師。
張子凡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關注下屬們的成長了,如今開啟面板一看,到處都是飄紅的上升箭頭,令人非常欣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仔細登記之後,整個浩然醫院的老師數量居然達到了52名。
不過這52人分佈非常不均勻。
一半人都集中分佈在外科系統,而內科系統依舊人才相對匱乏。
除了教師人數的登記,還有招生人數的上報。
這讓張子凡稍微沉思了一會兒。
能辦民辦學校,其實也不需要手眼通天,資金和辦學能力到位就行。
但是辦民辦醫學類院校,這卻是非常少見的。
這主要是醫學類專業畢業生就業非常困難。
雖然說大包大攬不太好,但畢竟是第一批報考浩然的學生,不管是什麼歪瓜裂棗,張子凡都是想拯救一下的。
畢竟他們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報考了浩然醫高專,在事實上,都是對張子凡莫大的支援。
所以張子凡覺得自己有必要管好第一批學生的就業問題,不能管殺不管埋。
醫學類專業不像工商管理、國際關係學之類的專業,畢業生可以心甘情願的從事各種專業不對口的工作。
報考醫學類的考生,多少都是有一些理想的。
除非面臨巨大的現實壓力,一般很少有人會棄醫從文、棄醫從商、棄醫從快遞小哥。
同時,醫學專業也不如什麼計算機、軟體這樣,就業市場很大,一般的用人單位有時候不太注重學歷,更注重技術。
因為程式猿,你如果出身學校不好,但技術能力過硬,資本家可以一樣看重你,不拘一格招你來996,用你的頭髮換人民幣。
但醫學專業,可以說是最看學校出身和學歷的一個專業。
如果學校特別差、學歷也不高,而且家裡有沒有什麼關係,那麼就不可能進入正規醫院工作。
因為醫學類與別的專業不同,剛剛畢業的學生,無論是協和北醫,還是不入流的學校,他們其實都是半成品。
還需要經過漫長的輪轉、規培、再學習,才能慢慢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生。
哪怕名校的畢業生,由於長期呆在實驗室,臨床技能幾乎都是空白,在動手能力上不如差校的學生。
各大醫院的院長,科室主任,也絲毫沒有興趣去培養一個雖然即戰力更強,但是預期潛力較差的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