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自己當年的剝皮技術可沒有得到任何表揚,實屬菜雞一枚。
“滋滋滋——”
這時候,一陣令人心驚肉跳的電鑽聲,將張子凡從往昔回憶中驚醒。
只見一直以來,都以和善油膩的中年老男人形象出現的王斌教授,此時手持電鑽,一步步逼近了患者。
這可比拿骨鉗的口外醫生猛多了啊!
不得不說,帽子、口罩、眼睛、鬆鬆垮垮染有血跡的倒背衣,手術醫生的形象實在是太容易聯想到變態殺人狂了。
張子凡甚至一瞬間,都覺得老王在口罩下面扯著嘴角獰笑。
自己是不是應該對王教授更尊重一點?
張子凡不由得生出了這樣的想法。
……
王斌自然不知道張子凡在想什麼奇怪的東西,他在孫輝的幫助下,將患者固定在頭架上,開始在顱骨上打孔。
開顱手術之間其實差別也是巨大的。
既可以只是打一個小孔,用來減輕顱內氣壓,也可以是像現在這樣,掀開幾乎整個“腦殼”。
這是張子凡要求的,儘量暴露全部腦組織,王斌只是照做。
顱骨開得大,風險自然也更大,這就是顯示老王同志技術的時候了。
開顱手術的風險主要包括出血、感染、器質性癲癇、術後血腫、術中腦水腫等現象。
而老王這幾鑽頭下去,就關係著許多風險發生的機率。
張子凡雖然不會打孔,但會看。
別忘了,如果願意,他可是能透過牙槽骨看到埋伏齒的掛壁,自然也能看到顱骨下面的組織。
老王打的孔,之後將用線鋸和銑刀連線起來,將整個顱骨掀開的。
因此孔的位置、深度非常有講究。
如果打得太深,無疑會損傷腦組織,打得太淺,又不方便鋸子的操作。
而在張子凡的注視下,老王手持電鑽,一邊對比著ct影象,一邊鑽孔。
最後的結果居然全都差距不大。
這就是二十多年手術積累下來的功力了。
要不怎麼說,50歲是外科醫生的黃金年齡呢!
接著,王斌教授用銑刀將電鑽小孔之間連線取來,形成了一個環形。
這時候,孫輝上前協助,兩人一同開啟了患者的大腦。
不,這麼說還不對。
在大腦和顱骨之間,還有最後一道屏障。
那就是硬腦膜。
硬腦膜,顧名思義,質地還是很厚實和堅韌的。
但說到底,它也只是一張膜。
要在如同豆腐一般柔軟的腦子上,切開一張膜,其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對於王斌這個級別的大牛來說,這不算什麼。
很快,十字形切開的硬腦膜,四個角被懸吊固定起來。
至此,大家印象中,千溝百壑的大腦終於暴露在了空氣當中。
而做完這一切,王教授揮了揮滿是鮮血的雙手,示意張子凡開始接下來的操作。
喜歡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請大家收藏:()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