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沒有得到邀請……
沒辦法,誰讓張子凡的名聲都在手術檯上,學術界的論文相對滯後,所以知名度還比較低。
而且論傲慢,英國佬還在老美之上,就連姚士華教授這樣等級的專家,也很難受到邀請。
不過這沒有關係。
張子凡知道有一個人,英國佬肯定是邀請了的。
張子凡給遠在大洋彼岸的老朋友,安東尼·福奇博士發去了一封電子郵件,講明瞭自己的目的。
要求福奇大佬帶自己去英國人的年會混吃混喝,自然不能僅僅憑藉交情。
張子凡有自己的籌碼。
或者說不能算是籌碼,而是張子凡本就打算發出的邀請。
那就是邀請福奇大佬部分參與他正在進行的,關於線粒體、葉綠體溯源,以及改建應用的研究。
這項研究自去年九月中旬開始,到現在也快半年了。
雖然期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所停滯,但研究進度還是不錯的。
目前張子凡已經成功實現在阿米巴原蟲體內植入可傳代的共生葉綠體,並使其合成特異性糖類了。
但如何將這些科研成果與免疫調節、生物應答等前沿應用領域結合,張子凡需要一名合作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福奇這小老頭看上去就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唯一的問題就是,中米目前已經不在蜜月期中,兩國科技脫鉤趨勢明顯。
可生物醫學領域卻恰恰不是這樣。
去年一年,中米兩國分別是各自生物醫學領域最大的合作者,共同攜手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這次合作,還是順應歷史潮流的。
只是細節處理,還是得有所防範。
不過只要能牢牢掌握核心科技,問題就不會很大。
讓福奇這樣了不起的傳染病和免疫專家完善這項技術的應用,這對於時間寶貴的張子凡來說,是很划算的買賣。
就好像掌握了最核心的晶片技術,自然而然就能控制下游的產業鏈。
福奇雖然很厲害,但想在沒有【解構重構之眼】這樣的外掛下,想要反推出多種細胞器解析重構的方法,其難度比攻克晶片工藝要難得多得多。
張子凡絲毫不擔心技術外流的可能。
……
郵件發出不到三個小時,張子凡的手機響了起來。
電話中傳來了福奇沙啞和難以置信的嗓音:“張,你是說真的嗎?你真的完成了那樣的研究?”
“dr.福奇,我親愛的老夥計!”
張子凡用真摯的語調說道,“你是知道的,我們浩然醫療集團是有雄心成為中國的hca的,為此我們每年都會投入海量的技術資金,而如今,已經到了技術井噴和收穫的時節……”
“確實如此,dr.張,我的學生將你們院刊的新論文給我看過,其中展現出來的革命性研究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dr.福奇,我誠摯地邀請你合作研究。”
“謝謝,dr.張,我希望能與你在倫敦會面,如果你能證明現有的實驗進展,我將非常榮幸參與其中,這一定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生物醫學技術創新。”
喜歡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請大家收藏:()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