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張子凡還真不知道這建築有什麼用。
如果裝滿了吧,自己這個外科聖手是不是太無能了?
空著吧,白瞎了這麼寬敞明亮好風水的地方了。
而遲遲不建造,它畢竟又是目前全院唯一一個【高階建築】,實在太浪費了。
左右剛剛得到三千五百萬鉅款,花180萬友情價請施工隊造起來,當做景觀建築放在二期院區裡也是好的。
至少也向外界展示一下醫院方面開發二期土地的決心。
總而言之,浩然醫院的發展,當然離不開張子凡的奮鬥,但也要考慮到開箱的程序,所以難免會出現一些超出實際需求的超前建築。
……
專家組帶著無盡的怨念走了,留下了一份簡短的稽核報告。
很顯然,浩然醫院完全符合二甲醫院的標準,而且根據有關規定,可以按申報等級上調一級,評為三丙醫院。
其實,嚴格來說,浩然醫院還有一些地方是不符合三丙標準的。
比如說,只要是三級醫院,原則上都應該是科研、教學醫院。
科研方面,浩然醫院倒是問題不大。
按照專家組的說法,雖然這一年來,浩然醫院沒有出什麼論文成果,但硬體至少是達標了。
甚至其中有一名專家,正是《東海腫瘤外科雜誌》的編委,熱情的塞了一張名片給張子凡。
言語之中也多有暗示,想要發文章的話,就聯絡他,只要票子到位,一切好說。
張子凡笑盈盈的接過了名片,等他們走後,隨手就丟進了垃圾桶。
……
科研方面沒有問題。
比較麻煩的是教學,按照專家組的指導意見,若想進一步提高建院水平,與高校合作,提升教學能力水平是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翻譯過來,就是說,升三丙的時候,大家睜隻眼閉隻眼也就算了,畢竟你們醫院管理能力、手術水平確實高。
但想要升三乙,不把教學搞起來,是絕對不可能的。
……
仔細想想,在國內,確實不止三甲醫院才是高校的附屬醫院。
三乙、三丙醫院,一般也是某某醫高專,某某醫學院,甚至是某某衛校的教學醫院、實訓基地。
這倒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畢竟張子凡認識的大學老師,也只有s大、z大、華西的幾位專家教授。
這些學校不是985就是211,根本不可能把實習帶教的任務放到浩然醫院來。
如果放低眼界的話,或許石曉雅的母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天水衛校,位於祖國西北部的一家還算知名的衛校。
花點錢,或者出一點優惠的實習政策,與他們達成實訓協議應該不難。
不過張子凡並不想要這麼做。
雖然說,張子凡並不是一個小氣的人,但花錢求人家來自己這裡鍍金,自己還得給他們開【名師光環】等各類隱形外掛,最後人的去留還不是自己說了算,張子凡怎麼都覺得自己虧大發了。
開啟系統,張子凡再次在建築列表裡找了起來。
既然【初級編輯部】可以搞定,將《浩然內刊》收錄到學術期刊目錄中去。
那系統中關於醫學院的建築,肯定也能把教育部和衛生部搞定吧?
……
張子凡的想法沒有錯,很快,他就找到了【衛生學校】、【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科大學】三種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