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南給張子凡的書目有十好幾本,張子凡一眼就相中了這一本。
至於原因,那自然是標題黨的偉大勝利了!
看到克總的大名,張子凡當機立斷就網購了這本價值3000多塊的外文圖書。
結果到貨的第一天,張子凡就後悔了。
特孃的,克蘇魯的完全就只是一個噱頭。
這是一本很詳盡地介紹軟體動物門中,以角石、鸚鵡螺、烏賊、魷魚、章魚為代表的頭足類生物的科普書籍。
要不是張子凡擁有【語言精通】的天賦,看外文書籍沒有那麼吃力,而且這本書又這麼昂貴,早就讓它滾去書架上吃灰了。
但即便如此,一個多月來,張子凡依然只看了一百多頁,將將看完第一章,《頭足類的解剖學》。
除了頭足類與脊椎動物迥異的神經系統,其中唯一給張子凡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頭足類的眼睛了。
沒錯,克總的眼睛和人類是不一樣的,從基本結構上,就有顯著差異。
可以說,無論是運動系統或者是迴圈系統,克總都不怎麼先進,但唯獨這雙眼睛,在設計上面,要遠比自詡為高等動物的人類先進合理得多。
簡單來說,如果說眼球是一臺巨大的圓形照相機的話,那麼晶狀體等前段結構就是鏡頭,位於眼球后壁的視網膜就是底片,視神經則是將底片上資訊傳輸去大腦的資料線。
但人類的相機設計及其不合理。
由於進化中誤入歧途,人眼這部相機的資料線,走線的位置不是從底片背面即視網膜球面的凸面)直接通向大腦的。
而是在眼球內部,也就是視網膜球面的凹面起始。
資料線在眼球中繞了半天,將底片遮住七七八八,然後從底片上開出一個小孔,反方向地穿出,進而連通大腦。
這樣導致地結果很愚蠢。
第一、資料線要長很多,而且有不少打結,人眼獲得的影象是倒置的,需要大腦進行二次處理。
第二、由於視神經在視網膜的感光面凹面)前面亂轉,不可避免地遮擋了不少影象,使得視力變差。
第三、由於視網膜上有一個開口,造成人眼存在盲點,在這一區域的資訊將會完全無法獲得。
很顯然,克總的眼睛設計更加合理。
它將所有的資料線全部丟在底片後面直通大腦。
眼腔裡沒有任何資料線,只有類似房水、玻璃體之類透明的液體,避免干擾。
這樣的眼睛高效、簡潔、沒有死角。
如今,李超眼球內部視神經毀損嚴重,無法修復。
之前看過的克總解剖圖給了張子凡啟發。
他決定死馬當作活馬醫,參考克總眼睛的設計,重新對李超眼球的神經排線進行梳理,以求重新恢復其功能。
當然,由於人類大腦已經適應了倒置視野的設定,因此手術最終追求的結果,應該是不干擾視網膜工作、擴大視野範圍、不形成盲點,但是影象依然倒置的眼睛解構。
喜歡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請大家收藏:()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