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在微博上有一篇連載日誌被許多人轉載,一時間轉發量破百萬。
連載日誌的作者是一位微博大v,老郭律政。
說是大v,但老郭律政原本的粉絲也並不多,但是他的這篇日誌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因為它透過直播連載的方式,以第一視角講述了作者海外求醫的親身經歷。
……
6月30日。
疾病來勢洶洶、突然而至,當癌症判決書突然下達的時候,我對醫生產生了及其複雜的感情。
他們親手打碎了我的美好生活,將這一噩耗血淋淋的放在我的眼前。
卻又不以為意地向我描述,手術的成功率有多麼的高。
殊不知,在他們眼中那10的失敗率,對於每一個病人,就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我不知道我們國家的醫學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或許是缺乏了人文主義思辨,缺乏了愛與公義的薰陶,將一個個醫生培養成了只會治療疾病的機器。
是的,就是機器!
在號稱中國最好的醫院裡,我親眼見到他們像是肉禽屠宰場一樣,流水作業每一個病人。
在這裡,我看不到人性的光輝,看不到文明的星火。
這個社會是怎麼了?
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7月2rb以為生命即將如此草率的託付他人之手,不曾想,絕望之中卻有一線生機。
依稀記得2017年4月初,我於陸家嘴地標建築之中,與宋都時報的主編錢晨先生一同享用頂級的意食。
席間,錢晨先生談起,他曾經罹患喉癌,這令我大為驚訝。
因為錢晨先生談吐清晰,進食順暢,似乎一點都看不到喉癌留下的影子。
正是那一次興起詢問,讓我知道了,一條不為人知的求醫道路。
透過錢晨先生,我認識了uca醫學院大中華區的高階顧問,宋萍萍女士。
如今想來,我十分慶幸認識了宋萍萍女士,才有瞭如今的轉機。
面對癌症的確診,經過短暫的彷徨之後,我立刻致電宋萍萍女士,向她諮詢出國就醫的事宜。
前路幾何,我無限忐忑。
然而,宋萍萍女士看了我的檢查報告,她以其豐富的醫學知識,據實以告,認為我的病情很嚴重,國內的治療方案存在著很多缺陷,並推薦我去美國就醫,並告訴我在癌症治療上,國外的醫生擁有更加豐富的經驗。
面對這些國內醫生從來不會告知患者的資訊,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決定放手一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