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性溺死中有一種出水後溺死,指的是少量水分進入肺部,患者當時沒有任何生命危險,出水之後幾個小時內死亡。
這種現象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雖然一開始沒有任何不適,但隨著時間推遲,肺功能越來越受到影響,開始出現乏力、咽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接著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最後口吐白沫而死。
出現這種病症的原因是他們本身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存在一定缺陷,遇到水的作用即出現破壞,引起肺功能喪失。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是由肺泡2型上皮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複合物,其可以有效的防止肺泡在吸氣時發生過度膨脹,以及在呼氣時發生肺泡塌陷,可以有效的維持肺泡容積的相對穩定性和增加肺的順應性。
……
以上可以不用看。
……
用人話來說,人的肺部像是一團巨大的海綿,當其完全收縮時,將會變成乒乓球大小的一團物質,必須依靠膨鬆劑來維持它的形態。
所謂出水後溺死,就是病人在不知不覺中,這些膨鬆劑被破壞了,非常危急。
一般來說處理這種急症,必須依靠機械通氣,也就是呼吸機來實現,還需要輔助人工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介入。
浩然門診部目前沒有急診科也沒有病房,自然也就沒有呼吸機等裝置。
張子凡原本是打算讓李超立刻送孩子去最近的醫院急救的,不過後來他突然想到,【生命救護車】上有呼吸裝置。
就算沒有,依靠【生命救護車】逆天的隱藏屬性,也足以安全的將孩子送到醫院了。
30分鐘內病情不會加重,60分鐘內可以極限鎖血,這確實是bug級的救援能力。
扛著已經開始因為大腦缺氧而手舞足蹈的陳澤新,張子凡完全忘記了累。
一邊陪跑的李超也不由得刮目相看,沒想到這位看上去書生氣十足的張主任,居然有著堪比訓練標兵的體能!
這是一場與死神的賽跑!
最終,僅用了不到七分鐘,張子凡就揹著孩子從賣魚場小區一路衝刺到了門診部的停車場,將孩子抱上了救護車。
這時候,張子凡終於鬆了一口氣,心裡沒有那麼著急了。
【生命救護車】擁有sa黃色車牌,註冊證件一應俱全,上路就能掛上救援專用警報器。
根據我國法規,救護車打上警報器可以超速行駛和闖紅燈,以【生命救護車】的效能,30分鐘內絕對能抵達擁有急救能力的醫院了,甚至開去附一醫院也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張子凡鬆下一口氣,李超卻依然著急。
他問道:“張大夫,接下來該怎麼做?讓我來做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你休息下!”
“別,直接上呼吸機吧!”張子凡連忙阻止道。
病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靠徒手搶救效果已經不佳了,救護車上的裝置才是最可靠的!
更何況,李超這傢伙手腕剛剛骨折,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合格的胸外按壓。
急診室有句玩笑話,不壓斷病人幾根肋骨,都不叫有效的胸外按壓。
這話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基本都是事實。
按照標準的急救動作,必須要把病人的胸骨按壓下沉5厘米。
這麼大的幅度,病人只要骨質不是特別良好粗壯,就很有可能出現骨折。
以前也有出現過醫生好不容易把病人命就回來了,家屬卻因病人骨折而索賠的事情,實屬東郭先生與白眼狼。
……
由於成本問題,以及佔用本就狹小的空間,不少救護車上是沒有裝備呼吸機的,或者只裝備有簡易呼吸機。
這種簡易呼吸機由一個球囊與一根喉管組成,需要氣管切開後插管使用。
由於跟車醫生和護士基本上都是跑腿的年輕人,沒有能力做緊急氣管切開,所以這種簡易呼吸機並不能對突發呼吸困難的病人進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