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後:若完美完成手術,恢復度可達83】
【預設:蹠肌腱修復術式
預後:若完美完成手術,恢復度可達47】
看著【預設之眼】的結果,張子凡在口罩下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經過簡單思考,或者說,用常理來推論,張子凡設想到,如果能夠完美解剖跟腱自身的跟腱,再用蹠肌腱作為加固,是不是能達到更好的療效呢?
【預設:跟腱蹠肌腱聯合加強術式
預後:若完美完成手術,恢復度可達130】
130?
張子凡愣了愣,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理論恢復度超過百分之百的情況。
不過轉念想想就明白了。
蹠肌也就是足底肌,其實是個退化的肌肉,甚至約有百分之七左右的現代人,根本沒有這塊肌肉。
所以犧牲掉蹠肌的肌腱,用來加強對於彈跳運動極為重要的跟腱,無疑是可行,而且划算的。
對於跟腱本身,術後甚至可能會比原來更加強壯。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精準的組織解剖之上。
然而……
張子凡比起一般外科醫生最大的外掛是什麼?
不是擁有略微增加鏡下手術準確度的白板顯微鏡,甚至也不是屢立戰功的【預設之眼】,而是系統本身自帶的組織鑑定功能。
就像在補牙的過程中,張子凡可以清晰的分辨受感染牙體與健康牙體,並且看到紅色和綠色的標註一樣,此時,看著患者的腱系膜,張子凡彷彿看到一本清晰的解剖圖譜。
哪裡是炎症組織,哪裡陳舊瘢痕,哪裡是重要解剖結構,全都一目瞭然!
既然考試已經開卷,張子凡自然不能考個低分了。
這時候,常年進行頸部解剖、清掃淋巴結練出來的微創手術技巧就有了用武之地。
長距離跟腱解剖的難點已經被系統的標註功能解決,其餘的技術要求,對於一名擁有a能力的頜面外科醫生來說,難度並不算大。
儘管如此,張子凡依然極其小心。
首先,他將三年前手術殘留的縫線清除。
跟腱縫合自然不會用什麼可吸收線,之前的黑色肌腱縫合線已經被炎性肉芽組織包裹住,但這根本逃不過張子凡的眼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去除陳線,去除疤痕黏連,繞開腓腸神經找到蹠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