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悠閒喝茶看戲的老唐,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
他冷笑著對張子凡說道:“小張主任啊,年輕氣盛是好事,但也不可以為了出風頭逞強嘛!”
聽到這麼說,無論是石曉雅還是劉建明,全都臉上變得古怪起來,劉建明甚至還拉了唐醫生一把,道:“老唐幹嘛呢,張主任有自己的判斷!”
之前出言提醒手術難度高,那是幫忙找臺階,如今再說這話,那可就是拆臺了,劉建明覺得老唐太不地道了。
首先從稱呼上,作為醫生很忌諱“小”字,有經驗的高年資醫生即便是叫自己的學生,如果有病人在場,一般也都會叫他“王醫生”、“李醫生”,而不是“小王”,“小李”。
這不僅僅代表著一種尊重,更主要的是在病人面前維護他們的權威。
唐仁斌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偏偏不喊“張醫生”乃至“張主任”,而是直接叫“小張”,這種行為非常惡劣。
其次,對於醫生來說,最忌諱的就是同行當著病人面拆臺。
哪怕你對於同僚的方案有異議,只要不是那種爭分奪秒的急救或者是原則性的大錯誤,也一定要在私下提醒。
如果一定要在病人面前說,也要講得婉轉一些,否則原本很平順的一次治療,很可能因為這一句話而使得病人心中帶刺,但凡治療效果有一丁點不滿意的地方,就會造成一場醫療糾紛。
不過唐仁斌可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不妥當,反正他早就找好了另外一家診所,如今只是在混日子而已。
但是眼前年輕人並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變得手足無措起來,非但沒有手足無措,張子凡甚至雲淡風輕的朝著他笑了笑,說道:
“作為你的上級醫生,我建議你小唐同志,不要因為自己做不到,就覺得上級醫生也做不到,相關手術記錄我都會簽字的,風險我一個人承擔。”
張子凡的語氣很平淡,無喜無怒,彷彿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小唐同志?
上級醫生?
石曉雅年紀小,一下子沒忍住噗嗤笑了出來,而唐仁斌的老臉已經漲成了豬肝色,可偏偏他還沒法反駁。
雖然唐仁斌已經行醫將近三十年,可就連執業醫師資格證都是考了七八次才好險不險透過的,更別說主治考核了。
所以從職稱上說,張子凡確實是他的上級醫師,完全沒有錯。
“我們相信你,張叔叔!”小南搶先開口了。
呂大姐本能的察覺到醫生之間氣氛有些詭異,不過看到張子凡沉穩的模樣,又見女兒如此表態,便也還是選擇相信了這位年輕的“上級醫生”。
“曉雅,手術室和手術器械準備一下,劉醫生,手消毒,準備配臺。”留下兩句吩咐之後,張子凡帶著母女兩人走進了手術準備間進行術前談話。
唐仁斌忍不住和石曉雅、劉建明道:“什麼狗屁上級醫生,我呸!不就是個破主治嗎?我當醫生的時候他還沒上學呢!擺什麼譜!你們等著吧,一會下不了手術檯,我看他怎麼收場!”
石曉雅和劉建明看了看背影從容不迫的小張主任,又看了看氣急敗壞的唐醫生,兩人對視一眼,然後默契的攤了攤手,分頭去準備各自的東西去了。
反正出了醫療事故也不是他們的責任,近距離觀賞如此難度的手術,這個機會可不能錯過啊!
喜歡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請大家收藏:()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