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開戰不到兩個月,第一次涼莽大戰便以北莽的大敗而告終,南侵的六十萬大軍,加上後續參戰的幾萬,總兵力多達六十五萬,最後能順利撤出的,還不到三十萬,這樣的損失,足以傷筋動骨了。
而北涼和離陽援軍同樣損失不小,北涼在此次大戰中,傷亡計程車兵超過十萬,其中的精銳也不少,幽州大將燕文鸞身死,北涼防線破敗不堪。
好在隨著西域和流州兩地的輕壯加入,這損失的十萬大軍很快便能補充回來。
而離陽這邊派來增援的十萬精銳就有點慘了,五萬膠東騎兵損失接近三分之二,戰馬就剩一萬不到。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太安城中的援軍同樣折損近半,禁軍統領樂章戰死。
黑衣僧人楊太歲金身破碎,流乾了最後一滴血液,他的名字,被永遠刻在了清涼山上的石碑之上,上面有徐驍親筆刻下的字:北涼王徐驍至交好友,黑衣僧人楊太歲!
而在最為慘烈的北門,人們最後在如山一般的屍體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韓貂寺,此時的他,雖然保住了一條命,但卻已經是功力盡廢了。
以十五萬死傷的代價,拼掉了三十多萬北莽精銳,此戰算得上是一場大勝了,這樣的勝利,放眼整個對戰外族的歷史,也是難得一見。
訊息傳到太安城,舉國沸騰。一直以來,尤其是這幾年,離陽都是處在內憂外患之中,外有強敵北莽虎視眈眈,內有各大藩王擁兵自重,不尊皇令。
在之前,他們還在為趙楷陷入西楚、趙炳、趙珣三位叛逆的圍攻而提心吊膽,為北莽六十多萬大軍南侵而人人自危,內有藩王作亂,新皇身受重傷深陷重圍,外有異族入侵。
內憂外患,這樣的危機,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絕望的看不到陽光,甚至不少官員已經在謀求後路,準備另擇明主了。
他們的目光,自然是放在太上皇趙惇和四皇子趙篆身上,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才是正統。
可惜這些人剛剛傳遞資訊,第二天便鋃鐺入獄,第三天更是直接被問斬了,罪名是貪贓枉法,元本溪親自出手,這些人一點風浪都掀不起來。
雖然殺的人頭滾滾,卻也架不住人心惶惶。
可沒想到的是,沒過幾天,好訊息就接連不斷的傳來,先是新皇以君臨天下之姿,親自平定諸王叛亂,靖安王授首,麾下十萬大軍投降,趙炳父子授首,二十萬精銳投降,兩天後西楚也投降了,就跟拍著對一樣。趙楷帶過去的五萬大軍非但沒有減少,反而直接就變成三十多萬了,簡直就跟做夢一樣。
隨後離陽更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各方叛亂,速度快到他們都有些接受不過來。
這還是所謂的空前危機嗎?
太安城中的百姓至今還記得,皇帝回城的那天,萬人空巷,幾乎所有的人都自發的走出太安城,在延綿二十里的官道上,站滿了密密麻麻的百姓,迎接他們凱旋的君王!
在他們眼中,此刻的趙楷就是救世主。
而皇帝回城才不到兩天,慶典還沒有結束,北涼大破北莽蠻子,殺敵三十五萬的訊息再度傳入太安城,原先還沒平復的心情再度沸騰。
這下子,不僅內憂解決了,連帶外患也被輕易掃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