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復國後不久。
整個廣陵道也越發糜爛起來,在西楚雙壁寇江淮,謝西陲的出色指揮下,楊慎杏父子帶領的薊州軍可謂是節節敗退,六萬萬春秋老卒折損近半,閆振春的三萬騎兵也幾乎半殘。主將盧升象同樣也無能為力,加上廣陵王殘餘實力也在蠢蠢欲動。
趙楷知道,廣陵道目前的局勢,其實都是趙惇和元本溪先前的謀劃下造成的,為的就是希望削弱各大藩王的實力的同時,釣出南疆的趙炳,一舉平定整個南方,永除後患。
這樣的計劃,不可謂不高明,但是知曉事情來龍去脈的趙楷知道,以西楚為誘餌,釣一下趙珣和趙英這種草包還行,想要釣到趙炳根本不可能,說不定還會將自己玩進去。
想要釣魚,還得要更大的魚餌才行。
於是乎,新皇趙楷不顧群臣的阻撓,悍然決定,親率五萬京畿大軍,御駕親征!平定西楚!
訊息一出,天下為之震驚。
人的名,樹的影,趙楷雖然從未有過帶兵打仗的經驗,但也不會有人覺得,他是一個庸才。哪怕真的不會領兵,在戰場上也是一個大殺器,要知道,趙楷先前在北莽時,可是一人就滅掉了一萬的騎兵的。
這下子,不僅僅是西楚,連南疆的趙炳,都有些緊張起來。
京畿之地一共有二十萬大軍,這次趙楷帶走的,僅僅只有五萬,帳下的軍師也不是什麼名宿,而是張鉅鹿的三兒子張邊關,一個在京城中沒什麼好名聲的人,更沒有任何帶兵打仗的經驗,幾位副將同樣也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如果帶隊的不是趙楷,僅憑這幾個人怕是很難鎮得住這些老將的。
臨行前,趙楷在太安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隨後更是在太安城百萬百姓的矚目下,披上嶄新的盔甲,在百萬聲恭送下,踏馬南行!兵鋒直指廣陵道!
五萬大軍,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組成的隊伍連綿數里,由於此前需要前往的是富庶的江南,糧草輜重帶的並不算多,基本上也算是輕裝上陣,行軍速度並不慢。
太安城距廣陵道雖然有千里之遙,但是在如此行軍下,大軍也是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便抵達了離陽大軍的總部,武陵城。
等到了武陵城,趙楷才意識到,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參與對西楚戰事的一眾春秋老將,還在沿襲著先前老舊的打法,不思變通,仗著原先的軍功,完全不聽從主將盧升象的命令,各自為戰。
在西楚雙壁層處不窮的戰術下,毫無抵抗之力,連敵方將領的影子都沒見到,先後丟失了數個重要的城池,十多萬大軍更是折損近半,剩餘的兵力只有六萬多。
現在的廣陵道,已有一半的地域,已經被西楚所掌控,西楚仗著在廣陵道的民心,迅速拉攏了一大堆清壯,可戰之兵在迅速壯大,已然超過了十五萬,這還不包括水軍。
離陽在廣陵道的水軍幾乎全軍覆沒,已經沒有了多少下水之舟了,這也難怪,因為他們面對的,是西楚的曹長卿!這些年,廣陵水師早已被西楚滲透,給了曹長卿當嫁衣。
曹長卿坐鎮水師,以廣陵江為天險,和離陽對峙。
陸軍統領由謝西陲指揮,一水一陸,幾乎堅不可摧。寇江淮則如同遊擊將軍一般,神出鬼沒,四處攔截各地援軍。
整個西楚復國形勢一片大好,佔領的土地已經接近原西楚的一半了,又有水師駐紮在廣陵江,讓離陽無法輕易渡河,有一個隱患就是,廣陵江以南,可不是西楚一家獨大,還有一個極為強大燕敕王。
另外,在廣陵江的上游,還存在這一隻能和西楚水軍抗衡的青州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