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相對而言,是和女媧大帝相關!”
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伏羲大帝就在九河之地,距離冀州不算太遠,他又怎會不參加戰鬥,而讓女媧去統領。這似乎說不過去,古少陽便好奇問道:
“既然伏羲大帝在東海之邊,對於大帝而言,這點距離怕是僅有一步之遙,那他怎會沒有參加反擊共工氏的戰鬥?”
雲霄仙子卻尷尬一笑:“你想得還是蠻多的麼!大帝有大帝的事情,怎會讓眾人都知道。我也是聽說,是發生很多年之後的傳聞而已!再說,我也不是華夏族的,我怎會知道,即便我是華夏族的,沒有親身參與,也不能知道對吧?”
這倒是實情,世間之事往往便是這樣。很多事情不足為外人道,更何況這雲霄仙子也未在中原生活區域,所知道的恐怕也是傳聞中的點點,但是有總比沒有強。
古少陽便道:“你繼續,我可勁聽著呢!”
雲霄仙子將手指放到脖子上,手指動了動道:“你可不能白聽,可是要上稅的!”
還要收稅,靈晶有的是,古少陽自然不怕:“你先說吧,上稅之事好說!”
“男權主導和女權主導自然是不相容的,這等於換了章法。而且華胥氏男權主導之後,便從華胥氏向外輻射出去,有的氏族接受,有的不接受。但隨著時間的程序,周圍接受面積越來越大,便慢慢擴散出去,也才引起共工氏的警惕,征討,這也是需要時間的。
而四周便是被女權主導氏族包圍,共工氏發動對男權世界的討伐,讓加入男權世界的一些氏族產生了退卻,猶豫,甚至退出,男權世界產生危機。倘若女媧大帝不能平復,那開啟不久的男權世界就面臨崩潰,重新接受共工氏領導,天塌了。
這便是女媧補天!據說因此女媧大帝因為這一戰死傷無數,想起來便傷感。因此後來人們便改成女媧補天。
但是女媧大帝將共工氏擊潰,共工氏因此走弱,矛盾爆發出來,再加上洪水、自然災害,越來越弱,從而產生分化。其中神農帝在面臨饑荒、災荒、疾病面前,力挽狂瀾。
據說神農氏首領以身試藥,親嘗百草,鑑別出那些可吃,那些不可吃,種植糧食擺脫困境。最終贏得族群的尊敬,脫穎而出。他們擺脫共工氏的掌控,走向強大,從共工氏分離出去,致使共工氏更弱。
共工氏便無力捲土重來。而在天漢的中間中原所建立的這個男權中心,相當於一堵牆,更是阻擋共工氏對原來地方的控制。相應的很多氏族便獨立出去,包括夸父一族。這使得他們生活的地方反而越來越小,極大的收縮。”
古少陽忽然打斷道:“統領天下的共工氏就這樣完了?”
“對,以漢水和崑崙為世界中心的天漢一族,在和‘女媧補天’之戰中走弱之後,逐漸失去對天下的控制,整個世界的格局發生了變化。以前是整個天下以漢水崑崙為中心,‘女媧補天’之後,天漢一族便碎片化,中原以東便是伏羲女娃後裔華夏族的崛起,而中原以西以南除了神農和炎帝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碎片化了,再也難以形成強大的力量。
當然還有例外的,便是東海沿岸以及東海里的,雖然原來屬於天漢,但在此之後便脫離共工氏的控制逐漸強大起來。這一帶是女權主導,起因卻是帝俊在這一帶認識兩位女子:
一位是處東極隅的女和月母之國的常羲,這個人很神秘,北方叫她【上鳥下宛】,海上之人叫她【犭炎】,她擁有十二個屬國,都是信奉月亮。比如我們離開的東月氏,便曾經是她的屬地。
另一位便是羲和,掌管著十個崇拜太陽的國家。她經常在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巡視這十個國家,九個小的國家,一個大的國家。在甘淵處理一些國事。
此便是後來的少昊之國。
據說這些結果不是女媧大帝所願意看到的結果,華夏一族的興起,卻讓天漢支離破碎,很多的小氏族都在女媧大帝的關注之內,並給予很多的幫助。而華夏一族卻沒有恢復天漢的領地。這讓女媧大帝感念於崑崙山學藝之情,後期更關注投身於這些支離破碎的天漢區域碎片,很多的氏族都在女媧大帝的關注之內,並給予很多的幫助。據說西王母國的建立過程也有女媧大帝的影子。但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廣大的天漢,破碎之後對於個人甚至一個國家而言,是無能為力的。
這樣天漢以漢水崑崙為世界中心,便化作以中原為中心。世界中心便向東移動了。華夏族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