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睜開的剎那,孤桐手中的竹韻劍瞬間出鞘。
長劍攜著一溜的光彩,像朝陽跳出山頭的第一絲光線,燦爛而輝煌,那突然迸顯的一點光亮,就像黑夜中的燭光,是希望,又像是情人的眼眸,隱隱包涵著會,沉淪的毀滅。
孤桐僅僅是一劍刺出而已。
劍術之刺!
孤桐融合《劍》中所有的劍術基礎招式以及“大悲劍訣”的一部分招式,終於創造出了“拔劍錄”中刺的稚形。
在孤桐刺出心中所想的一劍的時候,雖然是最為簡單的一劍刺出,卻似乎有無數劍同時刺出,劍星的落點就無處琢磨,可能是這兒,也可能是哪兒。
一劍刺出化為千劍,千劍刺出又化為一劍。
簡而繁之,繁而簡之。
孤桐刺出的劍,在分毫之間點在了面前的粗壯的竹子主幹上,一串不同於一般的劍鳴聲急急響起,短促沉默。那劍刃交擊的聲音悠悠盪盪的傳出老遠。
當事人卻對此不知不覺,眼光的焦點卻落在劍與竹子的接觸點上,認真的端詳一下,搖了搖頭。
在孤桐出劍的一剎那,西江月峰的一處瀑布面前,站在石臺上正在觀看瀑布的青衫人,扭頭看了一眼孤桐所在的方向,口中自言自語,“果然是練武鬼才,竟然要創出如此旁門的劍道。”
這青衫人,正是孤桐的師傅風見塵。
“果然還是差了分毫”,孤桐對自己悟出的出劍還是有些不滿意,他知道在腦海中模擬是一回事,真的如腦海中那樣實戰出來還是需要許多外在的條件的,比如:身體的堅韌程度、神識的敏感程度,玄功氣勁的運轉路線和程度,再加上經脈的承載力。
筋脈中運轉的玄功勁氣的速度和程度,以及所運轉的筋脈的位置,對於招式有很大影響。現在孤桐剛剛是鍛體入門,才開啟開門,體內的玄功勁氣還是弱小,全身的筋脈也很脆弱,雖然他在識海中已經成功模擬出劍術之刺法,但是真正將此一招刺術施展到孤桐心中所滿意的地步,還需要時間。
三天時間眨眼而過。
頭一次,孤桐覺得時間過的飛快。覺得昨天還是剛到離歌樓,剛從血腥牢獄中走出來似地。
這三天內,孤桐體內的玄功氣勁有了更進一步的增加,同時他參照以前的內功心訣對《驚浪淘沙》的心訣做出了修改,使之更加適合自己所準備創出的《拔劍錄》。
自從死在紫妍手中之後,孤桐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你的對手有了取死之道,你就需要乾脆利落,甚至不給他出招的機會。
當他從風見塵處瞭解到這個世界的劍道之後,他就決定不會辜負上天給他的機會,他要走出一條自己的劍道。踏上了就不會退縮,不會後悔,萬死不悔,孤桐心中這樣對自己說。
他已經做好了要準備走向這個世界巔峰的道路,在這條路上行走
獅子搏兔且用全力,·否則後悔的就是自己。
武之劍道,在於鋒芒;劍之極道,在於速度。
上古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你出招永遠別別人快,永遠凌厲非凡,永遠自信,那麼你比別人生存的機會就多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