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彬有自己的想法,村長幹了這麼多年,沒啥建樹,雖然帶領家族走向了輝煌,可縱使在一個村裡極盡榮耀,走出村子依舊什麼都不是。
這個世界太大了,特別是道路連通之後,他更感覺到自身的渺小。
隨著神舟飛船載人上天,以後人類移民外星都不是神話故事。
自己這一輩子都困在這個山村裡,兒子也成年,想要走出大山也是空談,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孫子身上。
要使孫子成材,就必須樹立學習的榜樣,讓他看到大山外的世界,而不是學著村裡人渾渾噩噩地過一生。
他要幹一件大事,一件改變家族命運的事,卸任村長只是第一步。
即然決定這是最後一屆當村長,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自私,必須多做好事、多做實事,讓村民記著自己的好。
他將能安插在兩個工地的做工的村民都安插進來,特意交待他們多學習,掌握施工的要點,要把修房子的每個環節以及重要事項都記清楚。
當自己有空閒的時候,也會來免費打工,時刻虛心向技術人員請教。
他相信種煙能賺錢,跟著國家政策走,絕對不會吃虧,賺了錢自然要修房子,等到大家的錢包鼓起來,他就可以拉出一支施工隊。
村民們種煙賺錢,他建房賺錢。
到了烘烤工場,盧向東還沒有到,大家都在車上等待,他直接到了烤房的施工地點,繼續潛心揣摩。
一眼能看懂的東西並不代表你就能掌握,就像一句話,粗看你覺得理解了,細看卻又有更深層的意思,必須反覆品味。
複雜的事拆簡單了做,簡單的事重複做,時間不會虧待任何人,花了功夫就能學到精髓。
衛煌在車裡坐了一會,覺得自己很久沒來,有必要仔細看看工地的程序,下了車也一步一步地察看。
見何光彬看得仔細,上前問道:“何主任看什麼呢?”
何光彬道:“學習房子是怎麼建成的。”
衛煌覺得好奇,如果是七八歲的孩童,說這麼一句話,倒不意外。
何光彬也是活了幾十年的人物,不可能沒有看過修房子,這簡樸的一句話像蘊涵了致深的道理。
“那你學到了什麼嗎?”
何光彬搖頭道:“沒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或許親自動手試一下你就學會了。”衛煌會設計卻也不懂施工,因為從來沒有真正動手,真要完整的去建一套房,他也不會。
何光彬道:“你是專家,你能告訴我怎麼從零開始修一棟房子嗎?”
“加入一個工地,從頭到尾跟一遍應該是最好的方法,然後你可以買一套施工方面的規範,瞭解不同的施工工藝的做法和工序,理論和實踐結合應該很快能學會。”衛煌問道:“你想自己建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