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鎮的名字來源於九龍山。
九龍山乃佛教名山,在黔州頗有名氣。
因山形連綿似群龍聚會,便有得道高僧在此開山建寺,經年累月,歷經數百年,山上建了數十座廟宇,形成寺群。
每逢廟會香會,黔州各地的人民聚於此燒得拜佛,祈求平安發財。
又有喜歡看日出的人會在前一天趕來,一開始是自備帳蓬,在山上過夜,第二天一早起床就可以得享美景。
有善於發現商機的鎮民,學以旅遊發達地區的經營模式,在鎮上開了旅館,方便未有準備帳蓬的客人在九龍鎮過夜,還提供第二天早上開車送客上山的服務,幾方面撮合之下,九龍鎮的旅館也是越開越多,倒成了黔州下屬經濟較為繁榮的名鎮。
遊客的到來,除了帶動旅館的發展,也促進了餐飲業及其他服務行業。
衛煌二人來到街上,只見街燈之下,行人熙熙攘攘,不似一般鄉鎮能相提並論。
到了一家名為留一手燒烤的店鋪,只見裡面已坐了兩三桌人,約麼十幾人的樣子。
吳清賢道:“這家人氣不錯,味道應該可以,我們就在這裡吃吧。”
一家店生意是好是壞,看的就是客人的數量,如果客人多,說明味道不錯,如果客人少,那就要商榷一下了。
當然這隻針對普通鄉鎮而言,如果到了麗江、桂林這類旅遊發達的城市,又要另當別論。因為去玩的人多,不管老闆的廚藝是好是壞,每家門店都會聚集大量的客人。
所以時常發生遊客去某地吃了東西,覺得又貴又難吃。
但因為這些地方屬於旅遊城市,大多數都是做一次性生意,老闆也不在乎有沒有回頭客,只要吃不死人,就只管往桌子上上菜。
兩人坐下,馬上有一個小哥上前,問道:“要點點什麼?”
和一般的燒烤攤不同,這個老闆制定了選單,每份選單上都有桌號,不管你點了什麼,都在上面清楚明白的寫著,價格也是明碼標價,覺得貴了你可以不點。
吳清賢接過一看,選單上的食材總類不算多,但價格還很公道,像一份土豆片在黔州在八塊,這裡只要三塊,可以說非常的實惠。
吳清賢先勾了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又將選單遞給衛煌。
衛煌看了一下,他選擇了一份牛肉,一份五花肉,一份土豆,一份金針菇,一份山藥,一份苕皮,都是吃的,沒有喝的。
便問道:“我們還是喝點啤酒?”
吳清賢道:“喝啤酒嗎?我這幾年都沒有喝酒,你是曉得我的。”
衛煌道:“當了老師,酒都不喝了,你倒是戒得很好。今天難得我們倆兄弟聚一次,不喝多了,一個整兩瓶。”
吳清賢盛情難卻,勉強點頭道:“行嘛,都是你我才陪你喝,換作其他人我真的是沾都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