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練脾氣是差,但脾氣差也不是天生的。”杜緯浚想起自己學車時碰到的一些事情,覺得很好笑,以過來人的身份道:“你要是當教練,都要被有些學員逼瘋。”
“我也聽說過,有些學員的悟性確實差,但我在想,教練作為這方面的專家,教了那麼多年多少也總結點經驗吧。最起碼當時學車的那些悟性差的學員是不是最後都拿了證,他們是怎麼拿到的,是怎麼開竅的,這些教練就沒有總結過?。”
好像無論什麼事,衛煌都能搬出一通道理來。
杜緯浚道:“我不曉得。”
衛煌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道:“我觀察了一下,很多教練的這個文化水平有限,他們雖然車開得很好,但他們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員。很多教練只能把自己的經驗講出來,或者是照搬照抄,不能根據不同學員的個人素質進行靈活地教學,使得教出來的成績大不一樣。有的學員聰明,一點就通一說就透,很快就領會了,而有的學員半天搞不明白,於是教練就覺得這樣的學員笨,就沒得耐心認真去教。”
“理論你是一套一套的,等你上車去學的時候你就知道了,教學方法哪個都會,但有些學員就是不行,換了幾個教練,考了十幾回,次數都用完了還是考不出來。還有些人練車的時候很好,但考試就砸鍋。都是因為心理素質不行,車這個東西就是一個機械,你人怎麼掌握它就怎麼運動。”
“心理素質不行這個我贊同。”衛煌道:“但這類人我覺得佔少數。就像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個道理,我覺得還是方法有問題。”
杜緯浚道:“你研究過這個問題?”
衛煌道:“沒有,但是憑經驗……”
“你好大點年紀,開口閉口就是經驗,你也不怕人笑話。”
“合理的推斷,大膽的猜測是發展創新的基礎。”
“等你學過車了之後,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杜緯浚不想和後輩胡攪蠻纏,轉而教導道:“不管我們取得什麼樣的成就,我們都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你在這個行業是專家,但其他行業你不是專家。”
“嗯,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喜歡向各行各業的人討教問題,我也遵循實事求是。”衛煌解釋道:“只是現在我們倆個人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我才會這樣說,因為我覺得爭論是產生火花的源泉,也是發展創新的源泉,老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現在我就是以一種旁觀者的態度在看待和分析學車這個問題。”
似乎無論什麼話題,無論衛煌從哪個角度提出自己的見解,他都能圓回去。
花有千種,人各不同。
杜緯浚不能要求自己的員工都和自己是一樣的思維方式,如果真是那樣,就成了設計行業的悲哀。
大眾走在街上只能看到千篇一律的建築,只能生活在機械的世界。
杜緯浚道:“反正你記住,做我們這個行為,是為業主服務,你可以提出你的建議,但你必須尊重業主的想法。你可以對任何事情發表你的觀點,但你不能認為那些不接受你觀點的人是傻x,他之所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一定是因為他有自己必須堅持的東西。”
“嗯。”
老師傅傳授從業經驗,衛煌還是願意聽。
“你認為好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他,比如這次,你就建議他們聯建,修商鋪,修門面,但你站在他們的角度想過沒有一個問題沒有,楠木渡的發展或許和你想的一樣,可是萬一沒有達到預期,門面租不出去,又貸了款,銀行的利息誰來還?”
“從法律上來講,他們是簽了字同意的,貸款也是他們自願的行為,我們沒有責任,但萬一出點什麼問題,有時候是家破人亡的慘劇。”
“不會吧。”衛煌覺得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喜歡逆襲之鄉村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逆襲之鄉村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