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於建築師而言,學習是伴隨著一身的。
不管是材料的更新還是規範的更替,都要求建築師不斷地學習。
衛煌正看的書就是今年五月一號才實施的新規範:《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2014。
這本規範遵循國家有關基本建設的方針政策,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深刻吸取近年來我國重特大火災事故的教訓,認真總結國內外建築防火設計實踐經驗和消防科技成果,將原《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和《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合併,作出了許多重大修改。
自五月一號以後設計的圖紙都必須按這個規範來執行,普通建築還好,對於需要審圖的專案,一但違反一條強條,就屬於重大錯誤,是要受相關管理部門處罰的。
所以衛煌抽得空閒抓緊學習,以免在未來的設計中犯錯誤。
“住宅部分與非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分別獨立設定;為住宅部分服務的地上車庫應設定獨立的疏散樓梯或安全出口,地下車庫的疏散樓梯應按本規範第6.4.5條的規定進行分隔。”
衛煌馬上翻到對應的條款,只見整頁內容全是黑體加粗,全是強制性條文。
閱讀的同時,他又結合秦邦國等人的聯建住宅進行思考。
從長遠角度來講,街上的建築都應該設定車庫,但地下車庫建築成本極高,土石方轉運、地下擋土牆、防水等等都需要具大的成本。
如果地下是石頭,挖掘的成本更高。
有些房開商在開發時產生的虧損就是挖地下室時挖到石頭,因為商業住宅樓是強制性要求要配置一定的車位,為了最大化商業價值,都是設計地下車位。
而設計師沒有透視眼,不能完全看清整個地下的情況,都是按慣例處理。
等到施工的時候,才發現整片都是花崗岩等岩石。
此時各種手續都辦好,開弓沒有回頭箭,無論多虧都要硬著頭皮幹下去。
對於秦邦國三家,資金有限,明顯不適合設計車位,只能在側面留個通道,在房子後面建一些地上車位。
正看得津津有味,電話響了。
是梁歡打來的,衛煌馬上接通。
“衛工,今天忙嗎?”
“不忙。”衛煌急切問道:“怎麼樣,你爸答應聯建了嗎?”
梁歡道:“我決定親自回來和他聊聊,現在就在黑水縣城,如果你方便,我想請你和我一起去一趟楠木渡,順便請教你一些問題。”
“可以,那你等一下,我打一份圖紙帶上。”
“你在哪個位置,我過來接你。”
“你開車的嗎?”
“對。”
衛煌報了自己的位置,馬上把調好的方案列印出來。
如果今天能說服盧升,那就把方案給他們過目,如果能確定下來,就讓他們三家把字簽了,以免後面施工圖出了一半,又要調整方案什麼的。
衛煌在藍天設計院時就經歷了許多這樣反覆改圖的事,有些圖紙改了十幾回,臨到動工,業主都還有新想法,說改這兒調整那兒。
所以衛煌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業主不簽字確認方案,他絕不出施工圖。
反覆修改浪費時間不說,還會影響設計者的精力和成品質量。
網上就有那麼一個笑話,說甲方讓設計師改來改去,最終還是覺得第一版好。
笑話背後卻是設計行業無盡的悲哀,在甲方面前毫無話語權,就像工具一樣被指揮著、機械的繪製他們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