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農村人重視土地,時常因為寸土而爭得面紅耳赤,相鄰兩家人為此鬧矛盾也不在少數。
衛煌的第一反應就是秦邦國和相鄰的人家有矛盾,才不同意聯建。
秦邦國道:“各家有各家的條件,我就這麼給你說吧,這左邊家兒子是個敗家子,有一份錢都拿出去糟蹋了,媳婦帶著娃兒改嫁了,家裡還有一個七十歲的老媽,就靠剪辣椒把過日子,哪有錢來修房子?”
敗家子,這委實是一個難題。
“右邊這家呢?”
“右邊家情況好一點,但兩個娃兒都在讀書,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修房子估計也要等娃兒畢業之後。”
“讀書和修房子不衝突。”
“我給講過的,我們這地方說得好聽是街上,其實和鄉下也沒什麼差別。你也在城裡工作,你想一下,如果是你畢業後在城裡上班,是考慮在城裡買房還是回修房子?”
“城裡要買房,家裡也不能落下,畢竟還有老人在。”
“如果條件好,當然可以兩頭都顧,但不是哪個都有這樣的實力,我家也就是兩個娃兒不爭氣,城裡的房子買不起,只能回家來住。”
說到這兒,秦邦國有些遺憾,嘆氣道:“都怪我和娃兒媽沒文化,不重視教育,以致於他們讀書不專心,成績不好。當時覺得書嘛讀多讀少都沒有關係,只要認得幾個字,會算帳就行了,現在我是後悔啊!”
農村有很多孩子初中畢業就踏入社會,甚至偏僻的地方,小學都沒念完就輟學在家。
衛煌安慰道:“讀書不分先後,現在國家的政策好,有成人高考,夜大,自學考試,只要願意學,有的是方法學習提升文憑。”
秦邦國點上香菸,深吸一口道:“有些事是命中註定的。”
衛煌道:“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只要想改變總是有辦法。就像你家這個房子,如果是單獨一家修,那麼使用上有許多不便,我的建議是和相鄰的聯建,如果你同意,我們可以一起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我倒是第一次見你這麼負責的。”秦邦國又吸了兩口香菸,過了半響才道:“那你給我說說,你準備怎麼說服他們?”
衛煌拿出紙筆,將原地形圖抄在紙上,簡單勾畫出輪廓,介紹道:“這塊地是你家的,總共擬建面積是130平方米。看起來很大,實際上能做的事很少,而且因為地形是彎曲的,使用不便,但如果你能和相鄰的一起,面積就能擴大到四百多平方米,無論是用來開超市還是經營餐館,甚至是五金百貨的批發,都遊刃有餘。”
“你這還是在說服我,我的意思是你怎麼說服他們?”
“你的意思是你同意聯建了,是嗎?”衛煌強調道:“我只有先說服你,才能去說服他們,你是主角。”
秦邦國道:“你先不管我,你說說你怎麼說服他們?”
衛煌放下了筆,喝了一口茶,心道,我如果不先敲定你,卻先去說服另外兩家,如果你再反悔,我豈不是白做功課。
“只要你同意聯建,我就有辦法說服他們。”
秦邦國道:“那你等等,等你嫂子回來了,問問她的意見。”
“可以。”
原來是女人當家作主。
衛煌點了點頭道:“能不能合作其實就看你們之間有沒有共同的利益,說實在話,來之前我對楠木渡有略有了解,剛才一路上我也邊看邊分析,包括那兩家正在修房子的。我覺得他們的眼界和格局都太窄,缺乏長遠長算,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搶佔了未來二十年的發展先機。”
秦邦國將煙熄滅,把菸頭從迴風爐中間的小孔丟下,好奇道:“這話從何說起?”
衛煌道:“早上我舉了一些例子,電話裡你可能沒聽明白,我換個角度和你討論。像以前我們去縣裡、市裡,覺得兩車道的馬路就很寬敞,經過最近這些年的發展,你可以明顯感受到街上的車多了,雙向四車道都變得十分捅堵。這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缺乏長遠的規劃導致跟不上經濟的發展形勢。以前我們一家人住在這樣的屋子裡,覺得十分寬敞,可是現在孩子長大了,要成家立業,我們就發現房子不夠住。”
“嗯,這個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