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默兒低聲說道。
“要這麼久啊?”陳氏嘖嘖稱奇。
“恩,剩下的步驟,你們明天來找我,我再教你們。”蘇默兒微微一笑,說道。
二人也沒有說什麼,點點頭便散了。
第二天,兩人也是如期而至,這次連柳氏也來了。
“好了,你們摸摸看,黃豆已經好了。”蘇默兒讓她們親自感受下黃豆的情況。
三人點點頭,都表示知道。
接下來,便是磨漿和甩漿了。
從磨漿到過濾,用水為一公斤的豆子,用十公斤的水,磨成漿汁。
而所謂的甩漿,說到底就是把漿和豆渣分離罷了。
現代會採用甩幹機過濾,但是這裡沒有,就只能自己手動了。
把豆漿都給過濾好,直到用手捏豆渣鬆散,無漿水為標準。
當然,幾個女人,能做到這個地步,也是有些困難,也只能湊合了。
接下來,便是煮漿。
說到底,就是把漿汁煮熟,然後再來一次顧慮,這就是熟漿過濾。
“這是為了除去雜質,提高質量。”蘇默兒低聲解釋著。
最後,便是製作腐竹了。
蘇默兒在院子裡打了個火爐,把豆漿加熱到六七十度左右,大約一刻鐘左右,表面就開始出現一層油質薄膜。
蘇默兒利用小刀,將薄膜從中間輕輕劃開,分成兩片,分別提取。
提取時用手旋轉成柱形,掛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喏,這就是腐竹。”蘇默兒把成品展現給大家看。
“這若是有條件,可以去烘乾,溫度不能太高。”蘇默兒想說五十度到六十度的,但是怕她們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