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慢的流逝,轉眼間幾個月就過去了。
這幾個月顧言和李婉晴大部分時間都在山裡,只有需要賣藥材的時候才會出去。
“媳婦兒,給,這是這次賣的銀子。”顧言把裝銀子的荷包遞了過去。
“這次賣了多少銀子?怎麼感覺比上次多了不少?”李婉晴邊說邊開啟荷包。
“是多了一些,前天咱們不是採到了腎精茶嗎?劉掌櫃說那個是好東西,讓咱們以後看見了多采點兒送過去。”顧言解釋道。
“行,腎精茶以前咱們採的少,以後多注意點兒就是了。
不過這幾天怕是沒空了,馬上就要秋收了,咱們也得去莊子上了。”李婉晴把銀子隨手收進空間的錢匣子裡。
“嗯,是得去盯著,咱們這一次大概能收五千多斤糧食,我打算留夠咱們自己吃的,其他都賣出去。你看呢?”顧言說道。
“也行,稻穀和小麥多留一些,玉蜀黍留一點兒平時換換口味兒就行。
別的豆子啥的都留一點兒夠咱們吃就行,剩下的都賣了吧。”李婉晴說道。
“行,咱們明天就去吧,秋收前還有些準備工作,對這些我也不懂,還得在旁邊多看著,學著。
不管咋說,莊子是咱們自己的,我就算不會幹,大概的流程我也得懂,不能讓人糊弄了去。”顧言說道。
“嗯,這次咱們估計得去一個月左右,家裡的東西我先收拾一下,外面的菜能吃的都摘了。”李婉晴說道。
“我也去把風乾雞還有兔子都收進來,你待會兒都收進空間裡吧,燻的臘肉我看著差不多了,都收進倉房的吧。”顧言也有事情做。
兩個人商量好了,就分頭開始幹活兒。
第二天一早,顧言就和李婉晴出了大山,去了青山鎮。
他們要在莊子裡住一個月,接下來又是秋收,肯定得準備一些東西。
他們先是去雜貨鋪買了一些油鹽調料,又買了幾大捆油布。
原來買的幾塊都用了,現在多買幾捆預備著。
然後又去買了豬肉,這次仍然買了不少,顧言直接包圓了好幾個豬肉攤子。
李婉晴不愛吃野豬肉,顧言也被他帶的愛吃家養的豬肉了。
而且顧言極愛吃李婉晴滷的豬下水,他是每天都要吃的。
他每次出山都要買回去不少,這一次也不例外,他又把所有豬肉攤上的豬下水包圓了。
接下來顧言又買了不少的籮筐,麻袋,這是為了裝糧食用的。
最後李婉晴又去了布莊,這次李婉晴是買鞋來的,她雖然打了夾紙,但是鞋還沒來得及做。
他們兩個人暫時只買鞋穿。
李婉晴也算是布莊的熟客了,也算是大客戶,每次來掌櫃的都會特別熱情的接待,還會送她布頭。
其實李婉晴並不缺布料,對於布頭也是可有可無的。
但是有時候就是這樣,你越不缺, 越表現出來的。無關緊要,有的人越會上趕著把東西送到你手裡。
這次也是一樣,李婉晴去櫃檯結賬,掌櫃的說道:“娘子買的多,我多送娘子兩雙鞋墊,還有一包布頭。
這布頭都是上好的細棉布上裁下來的,別的做不了,平時納個鞋墊啥的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