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20日,晚上七點。
南韓,釜山市,釜山港。
此時的韓國欣欣向榮,在總統全斗煥的帶領下,韓國申奧成功,將於兩年以後在漢城舉辦夏季奧運會。經濟更是全速上升著,港口貿易越加繁盛。
驗貨員金承進在港口等待著一批由大仁輪渡有限公司從平澤港運送來的貨物。平澤港是今年剛剛開設的新港口,用於對接與中國的各項進出口業務。金承進有些疑惑,為什麼不在平澤港直接卸貨,而是轉運到釜山港。
他翻閱了手邊的資料,上面寫著這批貨物由香港發出,其中有一部分是來自廣東的一批生物製品。
“生物製品……”標識說得很模糊,這讓金承進心裡很不踏實。畢竟生物製品往往是各國海關最為重視的一類貨品,但這裡連具體的種類和產品名都沒有標出。
晚上的港口,景色十分壯觀。無數微小的燈光在夜空中閃爍著,來自貨輪的,來自燈塔的,來自遠處高樓的……有一股濃重的工業美學。雖然是八月,但在海邊,涼風習習,這讓他感到十分舒服,暫且忘卻了不能與女友去約會的煩惱。
晚上的泊位並不多,很多貨船都準備明早再離開。金承進有些百無聊賴地開始打起瞌睡。
但是很快,一艘貨輪慢慢出現在了視野裡。他只能抖擻精神,站了起來,最好準備。
排程、理貨員、司機以及一部分裝卸工都已經到了崗位上,貨輪正在被引導著進入泊位。
其實裝卸工的工作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辛苦,釜山港作為世界頂尖的大港口,機械化程度極高,他們也主要是應對一些突發情況。
接應這艘貨輪的人也已經到位,和金承進一起,等待這些集裝箱的到來。
裝卸開始以後,金承進抽取了其中一個集裝箱。因為這個集裝箱的顏色與其他青色的不太一樣,是剛刷過漆的新箱子,其他的也都磨損嚴重,一看就是用過十幾年的老貨。接應的人叫黃立佛,是在韓國生活了十幾年的香港人,在看到金承進選了這個箱子以後,眼神不由得變化了一下。
“裡面裝的什麼?”
金承進拿著檔案,握著筆,開始進行驗貨。
“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現在不都用磷酸銨類肥料嗎,要這些貨幹什麼?”
“不算太值錢,主要是現在一些高階農場會使用,就為了一點噱頭。”黃立佛賠笑道。
“開啟給我看看。”
幾個裝卸工立即走上去,開啟了集裝箱,果不其然,裡面是一袋袋裝得極滿的肥料,味道很不好聞。
“主要成分,或者是用什麼做的?”
“發酵的農業廢棄物,秸稈、牲畜糞便都有。”
“怎麼會批准進口這種東西的?這些東西很難降解,會造成汙染。”金承進總感覺不太對。
“我們是拿到許可證的!這裡……”
黃立佛拿出一疊紙,金承進接過來以後翻了翻,點了點頭。
“那行吧就這樣,儘快開始卸貨,大家都不容易,早點回去。”
“金先生您也是辛苦了。”黃立佛點頭哈腰地回答道。
但當金承進要轉身離開時,卻看到其中的一個化肥袋的折角突然動了一下,褶皺竟然消失了。
“怎麼回事?”他又走回集裝箱,“什麼東西,這裡面?”
“沒、沒什麼別的東西啊,就是化肥,您別聞了,這玩意散發出的氣體對人體有害。”
“給我一把小刀。”金承進對裝卸工說道。拿到刀以後,又轉向黃立佛,“我隔開看下,應該沒問題吧?”
“當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