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2年,隨著戰爭的深入,unsc開始對繳獲的星盟武器裝備進行逆向研究。其中最重要、對後續“雷神錘”專案產生重大影響的研究專案就是豺狼獸kigyar)的手持護盾發生器,透過對它的逆向工程,哈爾西博士的團隊第一次在kv型外骨骼上驗證了“被動能量護盾系統”的可行性後來這項應用被逐步拓展到飛船等大型設施上)。
雖然能量護盾可以偏轉小型實彈、抵禦能量武器的衝擊,但也會對系統電源造成大量消耗,所以護盾能夠承載的衝擊力由外骨骼系統本身的電能儲備有關,一旦超過了預設的閾值就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自動恢復。<kv型的第二項重大改進是新增了超導儲存裝置,允許斯巴達戰士搭載人工智慧哈爾西認為這種“人機組合”是人類未來的進化方向)。ai可以實時蒐集戰場資訊,透過腦機介面將數字程式碼轉化為電化學訊號與斯巴達戰士在“精神層面”進行更有效率的溝通。在此之前,斯巴達戰士的反應時間大約為20毫秒,應用ai輔助之後,這種反應幾乎可以在瞬間完成。<kv型最終在2551年實裝,戰鬥全重330公斤。“士官長”約翰117是第一個在實戰環境中應用它的斯巴達戰士,當下熱播的《光環》劇集中出現的都是這一型外骨骼。
參考資料:《光環》背景資料:歷代“雷神錘”外骨骼系統開發史躍馬酒館小招待
喜歡賽博朋克:斯巴達行者請大家收藏:()賽博朋克:斯巴達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