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之下,陸海軍之間也產生了一定的分歧。
海軍方面是不反對和太平洋共和國有條件的談判的,但是陸軍方面則堅決拒絕談判,並且應該繼續打下去。
現在的日本外務省都沒有敢把太平洋共和國要求無條件投降的事情告訴給軍方。
不過日本外務省不把這個訊息告訴給日本軍方,日本軍方還是能夠透過某種渠道得知的,所以說日本軍方現在也做出了一定的反應。
日本近衛師團的師團長在1943年2月14號的時候接到了日本陸軍大本營的命令,要求其隨時調動日本近衛師團前往九段坂和日本皇宮附近。
與此同時已經把大部分軍隊都調往九州四國的日本陸軍,突然從日本的北海道調集了一個師團,前往日本東京。
與此同時,日本的總參謀部也作出了最終決戰的計劃,這個最終決戰的計劃是在大阪進行的。
雖然現在太平洋共和國在九州地區的推進已經陷入到了停滯狀態,但是由於日本軍隊已經無法收復九州地區了,所以說現在日本基本上已經預設了對於九州地區的徹底失控。
既然在九州地區已經不能保住的情況之下,那麼就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決戰地點在四國島,雖然能夠決戰,但是四國島周圍全部都是海。
太平洋共和國在周圍擁有幾乎與全面的海空軍優勢,所以說在四國島是不能進行海空決戰。
不過日本陸軍提出的這些限制條件在日本全境幾乎都是無法解決的,畢竟日本一共就那麼大,不可能找到一個海軍無法攻擊到的地方,除非搬到日本本州島中部寬度最大的地方。
不過即便日本現在的海軍有一定的反對,他也不可能說服日本陸軍了,因為日本陸軍已經視日本海軍為存在艦隊了。
自從在九州島戰役當中的日本海軍根本無法做出任何反擊開始,日本陸軍就決定獨自完成防守任務了。
1943年2月15號,日本東京大本營作出了最終決定。
將自己有限的兵力撤退到大阪神戶,京都為核心的關西城市群。
這個城市群擁有比九州島更加容易防守的地形,畢竟整個城市群當中有大量的建築物,並且人口眾多,日本陸軍可以完全依靠這些人口和太平洋共和國打一場城市作戰。
另外一方面由於瀨戶內海的限制,日本陸軍可以在瀨戶內海部署大量的水雷,這樣可以限制太平洋共和國海軍的支援,並且在四國島沒有完全安全之前,太平洋共和國的空中支援只能從種子島起飛或者從九州島起飛。
在這一系列的限制條件之下,日本軍隊認為他們是可以在中部地區完成一次大規模的阻擊任務的。
而且這一系列的大規模阻擊任務,對於現在的日本軍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日本陸軍還沒有得知日本外務省和太平洋共和國之間談判的詳細內容,但是他們認為太平洋共和國很有可能拒絕日本的有條件停戰。
不過對於日本陸軍來說,雖然是無法擊敗敵人,但是如果給敵人造成巨大殺傷的話,他們認為太平洋共和國也會接受的。
日本陸軍的這一系列調動自然瞞不過日本內閣以及日本海軍,不過現在日本海軍已經沒有任何話語權了,而日本內閣從來都沒有對日本軍隊有過實質性的控制。
鈴木貫太郎本人不希望在日本本土進行這樣的決戰,所以他決定前往皇宮面見天皇。
在他的想法當中,既然軍隊已經不受那個控制了,那麼天皇陛下現在應該馬上出來控制一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