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希特勒做出決定的同時,美軍第29集團軍在拉斯佩齊亞登陸。
雖然做出登陸的僅僅是第29集團軍的兩個師而已,但是這兩個是依然為北部的義大利共和派軍隊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11月9號當天晚間,德國軍隊發起了對整個義大利北部地區由共和派控制的區域的進攻,與此同時從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起飛的德軍轟炸機開始轟炸同盟國在北部地區登陸的作戰部隊。
當10月9號晚間到10月10號中午的時候,德國軍隊在義大利北部高速推進,本來已經一致想要加入到同盟國陣營當中的義大利共和派政府,此時又出現了一定的分歧。
在羅馬的政局中,共和派雖然對於墨索里尼的統治不滿,但是有一部分人恐懼於德國的力量,擔心德國會再度統治整個義大利,並且同盟國根本無法在義大利站穩腳跟,所以共和派內部產生了一定的分裂。
共和派內部由墨索里尼的舊將組成的勢力,打算和德國重新進行一次友好的談判,希望能夠和德國再次組成一定的同盟,只不過這一次的同盟是沒有墨索里尼而已。
而另外一部分羅馬的共和派則認為,現在應該抱緊同盟國的大腿,既然已經和德國開戰了,那麼對於義大利來說已經沒有其他的選項了。
而此時面對著德國軍隊在義大利北部發起攻擊,而同盟國軍隊又在義大利南部進行登陸的情況,共和派的政權居然無法作出一致的應對。
10月11號,同盟國當中英美的代表已經抵達了羅馬,並且在羅馬督促現在控制著羅馬的共和派政府要求他們迅速的向德國宣戰,但是由於共和派內部的親德勢力反對,導致這一天並沒有對德國宣戰。
與此同時,德國也正在尋找墨索里尼的所在地,雖然德國對於共和派內部的親德勢力提出的要求給予了模糊的認同,但問題在於希特勒本身還是更覺得墨索里尼更加的能夠跟他合作。
10月11號下午,蓋世太保終於查清了墨索里尼的所在地,墨索里尼現在在義大利中部山區一個別墅當中,周圍有一個營的義大利軍隊看守。
而這個營的義大利軍隊是義大利共和派政權中的最堅定的分子,他們認為墨索里尼是導致義大利出現這麼大的問題的罪魁禍首,所以他們是絕對不會放墨索里尼走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德國就只能透過空降作戰來營救墨索里尼了。
10月12號,德國空降兵作戰部隊在奧地利進行了一次緊急會議,在奧地利進行的緊急會議當中,德國軍隊決定利用黨衛軍的空降兵力量對於墨索里尼實行營救計劃。
10月12號當天,同盟國軍隊對撒丁島和科西嘉島發動登陸作戰。
由於義大利此時已經處於癱瘓狀態,根本無法做出任何的應對,義大利海軍又倒向了同盟國一邊光屏維希法國的那個那些愚蠢的海軍,根本不足以阻擋同盟國的進攻,科西嘉島和薩丁島基本上在12號和13號兩天就被同盟國控制。
13號當天,美國作戰部隊的主力部隊登陸了義大利南部地區,並且向那不勒斯高速推進。
此時的義大利本土已經分割成了數額由不同勢力控制的區域由南向北分別是現在被同盟國控制了西西里島以及亞平寧半島南部,包括塔蘭託在內,而在中部地區從那不勒斯附近一直延伸至北部的拉文納包括羅馬在內,是由現在控制著羅馬政權的共和派政府控制的。
在拉文納以北,包括米蘭以及一系列重要的義大利工業城市在內的義大利北部地區,此時處於德國和義大利的爭奪狀態之內。
事實上這一地區基本上已經不應該算作是爭奪區域了,因為德國軍隊已經是完全控制了大部分重要的工業城市,而其唯一沒有處於德國軍隊控制當中的就是羅馬共和派的一部分支援勢力在威尼斯的力量了。
此時被分割成三個部分的義大利,很顯然各自為政根本不可能進行任何程度的溝通,而與此同時,同盟國在南部地區的快速推進,又導致現在在羅馬地區的共和派顯得非常的緊張,他們一方面由於黨派的分裂,無法在德國和同盟國之間做出迅速的決定,另一方面又由於現在德國和同盟國同時向義大利發動進攻,所以他們的壓力非常之巨大。
14號當天晚間,義大利國王召集了共和派兩派以及還倖存的墨索里尼的支持者召開了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當中,義大利國王希望義大利的各個勢力可以做出一個統一的決定。
但是這次會議從中午一直爭吵到晚上,都沒有作出決定,當晚飯的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傳來,德國軍隊攻佔拉文納,開啟了通向義大利中部的道路。
這個訊息的傳來,讓羅馬共和派更加的恐慌其中一些非常親同盟國的勢力開始向南部逃亡,而另外一些親德國的勢力則在策劃著在羅馬進行一次政變的歡迎德國軍隊的到來。
當天晚上羅馬共和派的幾個主要的人員在羅馬大飯店進行了一次會談,但是這次會談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在會談結束之後,作為親同盟國勢力最重要的人物,義大利前內政部長拉斯佩德直接命令自己的司機將車開出羅馬,然後搭乘在羅馬郊外已經等待好的私人飛機前往那不勒斯。
10月15號當天早間,拉斯佩德乘坐的私人飛機在那不勒斯降落,與此同時,同盟國軍隊也控制了那不勒斯,拉斯佩德在同盟國軍隊的支援下載那不勒斯宣佈建立了義大利共和國。
就在拉斯佩德在那不勒斯宣佈建立義大利共和國的同一天。
在德國最重要的控制區法國首都巴黎發生了一起針對德國人的大規模起義運動,這次大規模企業雖然並沒有對德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是也標誌著由於同盟國在義大利登陸而產生了德國對全歐控制的巨大動搖。
喜歡文明成長系統請大家收藏:()文明成長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