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之下,麥克阿瑟只能把來自於南方的援軍當做自己的最後希望。
此前,華盛頓已經傳來了命令,要求麥克阿瑟將軍在形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如果實在是挺不住。
那麼,為了避免美國陸軍的高階指揮官落入到日本的手中,所以麥克阿瑟將軍必須在形式不可挽救之前離開菲律賓,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臨陣脫逃。
臨陣脫逃,對於任何一個將軍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
麥克阿瑟將軍自然也不喜歡,就這樣灰溜溜的逃走,所以在凌笑帶領的太平洋共和國陸軍在民都洛島登陸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和來自南方的援軍一起,打破現在本間雅晴對他的合圍。
在12月1號,凌笑帶領的陸軍部隊完成了對民都洛島東部的,清剿之後形成了,和美菲聯軍對民都洛島西南部日軍22師團的兩面包圍。
此時從整個菲律賓戰場的形勢來看。
日本第17師團在最北面,其已經推進至馬尼拉外圍。
而麥克阿瑟將軍指揮的美菲聯軍,主力在中間夾在日本第17師團和日本第18師團之間。
此時的本田雅晴坐鎮甲米地,就近指揮日本第18師團和周圍的海軍陸戰隊,佔領了呂宋島的南部和呂宋島南邊最大的港口黎牙實比。
在黎牙實比的南部,就是在中間夾著的凌笑帶領的太平洋共和國的部隊和民都洛島的美菲聯軍。
在最南邊則是民都洛島南部的日本第22師團。
整體上來看,整個菲律賓戰場形成了一個千層餅一樣的佔據,而串聯起整個千層餅的只是,洛川號航空母艦編隊。
洛川號航空母艦編隊,在日本聯合艦隊沒有抽出時間來分兵的時候,還能夠在菲律賓戰場上佔據較大的優勢。
但是隨著凌笑的部隊於距離呂宋島越來越近,也逐漸感受到了日本菲律賓艦隊的力量。
雖然日本菲律賓艦隊沒有航空母艦,但是其可以依靠呂宋島上的陸軍航空兵。
在12月1號到12月4號,三天的作戰當中,從呂宋島南部起飛的日本陸軍航空兵,對凌笑的部隊進行了空襲。
這個時候,凌笑才感覺到頭上沒有制空權,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和民都洛島上的美菲聯軍,雖然將第22師團,逼到了絕境當中。
但是第22師團團,依然憑藉著來自呂宋島的日本陸軍航空兵的支援,在民都洛島的西南部,形成了一定的抵抗運動。
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完全不管第22師團直接向呂宋島北部增援,簡直是痴人說夢,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計劃當中,凌笑和在民都洛島的美菲聯軍指揮官,朗克上校達成了一致。
在完全消滅第22師團之前,民都洛島上的盟軍力量不會北上支援呂宋島。
對於兩個人的決定,麥克阿瑟將軍,顯得有些氣憤。
他在給朗克上校的電文中直接要求美菲聯軍必須北上!
雖然說麥克阿瑟將軍不能夠強行指揮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但是作為菲律賓的元帥,美國西太平洋陸軍司令,他完全可以指揮美菲聯軍。
12月6號實在是無法再抗拒麥克阿瑟將軍命令的朗克少校,向凌笑辭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