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趁著駐紮在達沃城的日本軍隊,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對達沃城展開攻擊,進而在短時間內控制達沃城。
與此同時,凌笑的手下其他部隊將對棉蘭老島南部和東部的其他城鎮進行進駐和控制,並且協同當地的美國軍隊和菲律賓行政官員,組成棉蘭老島的盟軍聯合防禦部隊。
在這個作戰計劃當中,凌笑非常有把握大獲全勝。
畢竟自己現在手下有8000人的作戰部隊,而面對的日本軍隊很有可能在300人以下。
這不可能遭遇失敗,如果這都能打輸的話,那麼凌笑也沒臉回去見自己的領袖了。
在這個計劃成功之後,凌笑將佔領除了卡加延地區之外的整個棉蘭老島。
怎麼想日本的也是不可能放著整個棉蘭老島不管,專心集中於馬尼拉的。
所以,到時候日本就一定會向棉蘭老島派遣援軍,那麼這很大程度上就會緩解,麥克阿瑟將軍在馬尼拉麵對的日本軍隊的壓力。
這也相當於從側面,援助了馬尼拉市方面的美菲聯軍。
在凌笑準備著對日本軍隊的攻擊計劃的時候,此時整個盟軍在東南亞地區遭遇了進一步的失敗。
在11月11號日本軍隊完成對珍珠港的襲擊之後,11月12號日本發動對東南亞的全面攻擊,11月13號日本軍隊輕鬆的就切斷了馬來亞。
並且在兩天的時間內,就抵達了馬來西亞的行政中心吉隆坡。
雖然英國軍隊在吉隆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但是依然沒有能夠阻止日本軍隊快速佔領吉隆坡,進而向新加坡方向快速推進。
除了在東南亞地區的攻擊型航母之外,日本聯合艦隊為了確保,在幾個月的時間之內,在東南亞地區擁有絕對的制海權,也對美國控制的其他太平洋地區的島嶼進行了攻擊。
在日本聯合艦隊回航的過程中,分別發動了對關島,威克島和中途島的攻擊。
日本聯合艦隊的這些動作嚴重影響了美國相關戰略決策人員的判斷。
美國人甚至有一段時間認為日本軍隊,會在對東南亞發動全面進攻的同時,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其他島嶼發動全面的牽制性攻擊。
這使得在菲律賓戰役以及馬來亞戰役,最關鍵的前一個月的時間裡面,美國人似乎,一直處於一種既想援助,又不想援助的狀態。
這種狀態很大程度的體現了美國在突然被捲入到戰爭之中之後,一段時間的迷茫。
雖然說美國上下對於日本的突然襲擊,非常的憤恨,但是美國軍隊畢竟還沒有做好全面的戰爭準備。
更深層次原因在於,美國雖然擁有強大的工業能力,但是其強大的工業能力,全部轉換成軍事力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所以美國政府參全面參加大戰的時間,還需要向後推移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全面發力。。。
喜歡文明成長系統請大家收藏:()文明成長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